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劳动力市场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4 08:43:46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浏览次数: |
5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劳动力市场研究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劳动力市场研究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有限,因此,劳动力在总量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始终存在。在此提出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再就业 劳动力市场 就业市场化
一、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进入90年代后,经济发展迅速,由此也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突出表现为: 1、新的“有人没事干”。 (1)在城市,一些传统的产业、行业,不仅不再吸收劳动力,并且以多种形式排斥劳动力。如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吸收就业的主要部门,特别是吸收妇女就业最多的部门,在最高峰的1991年,从业人员曾达到748人,而在这次产业调整中下岗最多,到1999年末,从业人员为328万人,已净减420万人。又如包括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等部门的采掘行业,在最高峰的1993年末,从业人员仅为650万人,已净减282万人。 (2)在农村,从事传统工业的乡镇企业吸收就业能力减弱。乡镇企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最高峰时的1996年,达到1.35亿人,但从1997年以后,吸收就业能力连续三年下降,1999年为1.27亿人,净减了800万个岗位。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