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文档题目: | 
论“职业打假人”的出现与发展 | 
  | 
 
 
                | 上传会员: | 
                panxin002 | 
               
 
                | 提交日期: | 
                2023-02-28 00:08:05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16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下载地址: | 
                  论“职业打假人”的出现与发展 (需要:6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11329
 | 
			  
             
               
     摘要 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 而1995年3月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无业青年为了北京隆福大厦出售的两幅假冒SONY耳机索赔并通过法律途径索赔成功,在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却无意间开创了中国职业打假之路。然而自1997年年底至今,以王海为代表的职业打假人步入了争议与正义并存的矛盾之中。尽管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曾在1999年7月21日的《检察日报》公开表态, 虽未明言“王海现象”合法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王海”们的合法权益也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地方人民法院及某些地方的消费者协会却并不买账,直到现在个人的职业打假者依旧不能被法律和道德完全接受和容纳,这些职业打假人的生存现状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究竟将何去何从依然值得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 职业打假人 消费者 知假买假 索赔  
 
 
 
 
 
 
 
 目录 摘要I 引言: “职业打假人”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和法律背景1 一、“职业打假人”概述2 (一)什么是“假”货2 (二)什么样的行为叫做“知假买假”2 (三)什么样的人是“职业打假人”2 二、“职业打假人”持续发展至今的根源分析4 (一)法律原因4 (二)政府监管原因4 (三)社会原因5 三、关于“职业打假人”的一些争议6 (一)反对“职业打假人”的相关观点6 (二)支持“职业打假人”的相关观点6 四、“职业打假人”存在的利弊分析7 (一)“职业打假人”存在的好处7 (二)“职业打假人”存在的弊端7 五、“职业打假人”的发展方向思考9 (一)“职业打假人”的社会道德责任9 (二)“职业打假人”群体的生存现状9 (三)“职业打假人”能否由“民间”走向“官方”10 (四)“职业打假人”是否会走向消亡10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