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浅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4-02-27 12:19:11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6390
《浅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摘  要] 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是指通过可以让社会公众知悉的形式将物权变动的状况加以展示,从而决定物权变动效力的法律原则,是贯穿于物权法之动态范畴的基本原则,亦是物权法上较为重要的问题。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建立在物权公示而产生公信力的基础上,不动产物权登记是典型的物权公示形式,具有决定物权转让、物权推定和善意保护的法律效力。我国物权法规定,善意取得需符合以下要件: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关健词] 善意取得  不动产善意取得  公示公信原则  交易安全

引言
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有越来越多的体现,审判实践中也经常出现此种案例。例如,吴某于1992年购买苏某名下房屋一套,交付购房款后,双方未到房屋登记机关办理过户手续,产权登记仍在苏某名下。2006年,苏某又将上述房屋卖给张某,张某看过苏某房产证后,表示有意购买房屋,支付了合理的购房款,并到房屋管理部门登记过户,现房屋产权登记在张某名下。吴某得知后,认为自己买房在先,应当是房屋的产权人。吴某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苏某与张某的购房无效。法院经审理认为,对于苏某与吴某的行为,张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了合理的购房款,并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应当认定为有效。因此,法院判决驳回吴某的诉讼请求。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商品房认购书及其定金法律问题 下一篇试论国家行为及其不可诉性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