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字数:9076
论我国督促程序的完善
摘 要
督促程序最先出现于罗马法中。我国于1991年在《民事诉讼法》中增设了督促程序,对于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案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这项制度曾被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寄予厚望。但是十几年下来,由于有关督促程序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原则,不便操作,导致其实践效果与当初期望相去甚远。本文对我国督促程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我国现行督促程序存在案件受理范围较为混乱、对异议权缺少相应的条件限制、关于督促程序费用负担的规定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理费用过低、督促程序的设置缺乏与诉讼程序的有机联系等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包括增设启动督促程序的新途径、明确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合理确定支付令收费标准、健全支付令异议审查制度、缩短督促程序的办案周期等。
关键词:督促程序 支付令 现状 完善
目 录
摘 要………………………………………………………………Ⅲ
Abstract…………………………………………………………………Ⅳ
前 言………………………………………………………………1
一、督促程序的含义及特点…………………………………………1
(一)督促程序的含义…………………………………………………1
(二)督促程序的特点…………………………………………………2
二、我国督促程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3
(一)督促程序的案件受理范围较为混乱……………………………3
(二)对异议权缺少相应的条件限制…………………………………4
(三)关于督促程序费用负担的规定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4
(四)案件受理费过低,一些法院受利益驱使,不愿或限制受理督促程序案件…………………………………………………………………4
(五)督促程序设置不合理,缺乏与诉讼程序的有机联系…………5
三、关于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几点建议……………………………6
(一)增设启动督促程序的新途径……………………………………6
明确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6
合理确定支付令收费标准………………………………………7
(四)健全支付令异议审查制度………………………………………8
(五)缩短督促程序的办案周期………………………………………9
结 论………………………………………………………………9
参考文献…………………………………………………………11
致 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