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消费者在现实消费行为中,往往会遇到所谓的“最终解释权”。从公司到商场,在开展促销、店庆或者其他活动中,“最终解释权”的商家告示随处可见,而被“最终解释权”迷惑的消费者难以计数,由此导致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当消费行为发生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实际上形成的是一种合同法律关系,而消费者因合同条款与商家发生争议和分歧的,有权进行解释的只有法院和仲裁机构。商家所谓享有“最终解释权”,其既无法律依据,又无法律效力,因此,一旦碰到商家用“最终解释权”推卸责任,消费者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不公平的解释权说“不”。
关键词:消费行为 合同解释 最终解释权
目 录
一、“最终解释权”的概念、性质及产生的原因……………………………………………… 3
(一)概念…………………………………………………………………………………………3
(二)性质…………………………………………………………………………………………3
(三)原因…………………………………………………………………………………………4
二、“最终解释权”的不合理性及违法性分析………………………………………………… 4
(一)“最终解释权”的不合理性分析………………………………………………………… 4
(二)“最终解释权”的违法性分析…………………………………………………………… 5
三、“最终解释权”的规制……………………………………………………………………… 5
(一)“保留最终解释权”的做法毫无意义…………………………………………………… 5
(二)运用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最终解释权” ……………………………… 6
(三)从司法和立法的角度来规制“最终解释权” ………………………………………… 7
参考文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