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 |
 |
上传会员: |
ianduod2 |
提交日期: |
2023-02-19 19:20:03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6335
|
目 录 摘要1 一、不作为犯罪的特征1 (一)不作为犯罪的界定1 (二)不作为犯罪特点2 二、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概念2 三、行为性理论3 (一)因果行为论4 (二)目的行为论4 (三)社会行为论5 四、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5 (一)不作为犯罪的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6 (二)不作为犯罪的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6 (三)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6 (四)不作为犯罪的主观形式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6 五、结语6 参考文献7 致谢8 摘要: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作为犯罪有着一样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认为不作为犯罪理论研究的开端是在19世纪,刑法学由于受自然科学分析方法的影响,在分析不作为中提出了不作为没有原因力的争议。相对于国外刑法学中不作为犯罪理论的研究,我国不作为犯罪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一个薄弱环节,虽然近年来一些论著相继问世,但其中不少课题仍尚未展开或争论不休。刑法学界大多数学者都承认不作为的行为性,行为与不作为都是行为方式之一,但不作为与作为不完全相同。研究不作为的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研究不作为犯罪对我国刑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不作为犯罪;行为性;作为义务来源;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