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齐聚催化剂前体的合成
摘要:本文采用Reimer-Tiemann法,以邻甲酚为原料,三丁胺为相转移催化剂, 合成2-羟基-3-甲基苯甲醛。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粗产品,薄层色谱确定最佳的展开剂配比,柱分离得到纯产物。采用2,4-二硝基苯肼、亚硫酸氢钠溶液定性分析,初步确定产物的特征官能团。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产物结构。
关键词:邻甲酚;Riemer-Tiemann法;2-羟基-3-甲基苯甲醛。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录 III
1.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2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一些进展 2
1.2.1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一些进展 2
1.2.2 α-二亚胺镍、钯配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 3
1.2.3 2,6-二亚胺基毗咙铁、钴配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 3
1.2.4 中性水杨醛亚胺镍麟烯烃聚合催化剂 4
1.3丙烯齐聚新型催化剂 5
1.4水杨醛的合成方法 6
1.4.1 Reimer - Tiemann法 6
1.4.2 以水杨酸为原料的电化学法 6
1.4.3以水杨醇为原料的合成法 7
1.5水杨醛合成的研究进展 7
1.5.1 水杨醛的研究合成的研究现状 7
1.5.2 Reimer - Tieman法研究进展 7
2.实验部分 9
2.1 原料和仪器 9
2.1.1 原料和试剂 9
2.1.2 试验设备 9
2.2 实验步骤 9
2.2.1 甲酰化产物的合成 9
2.2.1.1原料的甲酰化反应 9
2.2.1.2 甲酰化产物的后处理 10
2.2.2 甲酰化反应物的检测 11
2.2.2.1 2,4-二硝基苯肼检测 11
2.2.2.2亚硫酸氢钠检测 11
2.2.2.3薄层色谱法 11
2.2.3 甲酰化反应物的分离 11
2.2.3.1 装柱 11
2.2.3.2加样及洗脱 12
2.2.3.3分离成份的收集 12
2.2.3.4蒸馏得到纯净样品 12
2.2.4 样品的红外和核磁检测 12
3.结果与讨论 13
3.1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13
3.1.1相转移催化下的Reamer-Tiemann机理 13
3.1.1与经典Reimer-Tiemann方法的区别 14
3.2 定性检测醛基 14
3.2.1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14
3.2.2亚硫酸氢钠溶液 15
3.2.3薄层色谱法 15
3.3 样品的分离 16
3.3.1 样品的粗分离 16
3.3.2洗脱剂配比的选择 16
3.3.3过柱分离时存在的问题 17
3.4红外图谱和1H-NMR谱分析 17
3.4.1红外图谱 18
3.4.2 1H-NMR谱 18
总结与展望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