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文献综述………………………………………………………………2
二、论文提纲………………………………………………………………3
(一)滴定分析法…………………………………………………………3
1、 12, 6- 二氯靛酚滴定法 …………………………………………3
2、直接碘量法 …………………………………………………………3
(二)分光光度法…………………………………………………………3
1、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3
2、紫外分光光度法 ……………………………………………………3
3、动力学光度法 ………………………………………………………4
4、流动注射光度法 ……………………………………………………4
(三)荧光法 ……………………………………………………………4
(四)电极法………………………………………………………………4
1、聚中性红修饰电极法 ………………………………………………4
2、示波极谱—铁氰化钾滴定法 ………………………………………4
3、两点电位滴定法 ……………………………………………………5
(五)近红外光谱法………………………………………………………5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5
三、参考文献………………………………………………………………6
一、文献综述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它又叫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维生素c不仅广泛参与人体的代谢和还原的过程,还参与多糖的合成,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预防结肠癌肺癌,防止坏血病,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对人体的造血功能也有着很大的贡献。治疗贫血,抗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所以要严格研究它的质量,对它的质量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严格控制。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射剂。其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发等。本文对这些方法做一介绍。
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 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 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 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 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 , 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 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维生素C 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 易溶于水, 不溶于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 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 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而维生素C的原料药及其制剂中,铁、铜离子的检查,澄清度与颜色检查,均以中国药典10版第二版为准。
维生素C除原料药外制剂类型有片剂、泡腾片、泡腾颗粒、注射、颗粒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