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提交日期: |
2023-04-26 14:53:55 |
文档分类: |
药学专业 |
浏览次数: |
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需要: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5839
|
目录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靶向给药系统 剂型 脏器- 1 - 1.靶向给药系统方式及剂型- 1 - 1.1被动靶向给药- 2 - 1.1.1乳剂- 2 - 1.1.2脂质体- 2 - 1.1.3微囊和微球- 2 - 1.1.4纳米粒- 2 - 1.2主动靶向给药- 2 - 1.2.1受体介导内化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3 - 1.2.2 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3 - 1.2.3前体药物的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3 - 2.靶向给药系统在各脏器的研究进展- 3 - 2.1肝靶向制剂- 3 - 2.2肺靶向制剂- 3 - 2.3淋巴靶向制剂- 3 - 2.4骨髓靶向制剂- 4 - 2.5结肠靶向制剂- 4 - 2.6脑靶向制剂- 4 - 3结语- 4 -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tads)是指药物载体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并在该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的给药系统,近年来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剂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细胞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适于临床运用。 靶向给药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主流给药方式,其分为主动靶向、被动靶向给药和物理化学靶向3大类,剂型包括脂质体、脂质纳米粒(微乳、复乳、脂肪乳)、聚合物纳米粒(PLA、PLGA、壳聚糖、海藻酸等),微球、前体药物、结肠定位技术等。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靶向给药系统 剂型 脏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