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吸收机制的研究

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吸收机制的研究
上传会员: AH0de16
提交日期: 2022-12-30 17:48:33
文档分类: 药学专业
浏览次数: 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吸收机制的研究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6714
摘要
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药物载体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并在该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的给药系统,近年来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剂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面对恶性肿瘤,传统的化疗药物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仍然是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大部分的抗肿瘤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也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许多现在还在正式化疗使用中的化疗药物,根本不能区别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随着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可能。
肿瘤靶向治疗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定向作用于肿瘤组织,而不影响正常组织细胞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性和不良作用。目前有被动靶向给药系统,如脂质体、纳米粒、微球、微乳等,有主动靶向给药系统,如叶酸受体、转铁蛋白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抗肿瘤被动靶向给药系统是利用载体的组成、粒径、电荷等特征,通过生物体内各组织细胞的内吞、融合、吸附和材料交换、毛细血管截留或利用病变组织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等方式将药物传递至靶向组织区域。抗肿瘤主动靶向系统是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或受体作为作用靶点。
关键词 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吸收 

目录
摘要 I
第1章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发展综述 2
1.1传统抗肿瘤药物的缺点 2
1.2靶向给药系统的发展 2
1.3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发展现状 2
第2章靶向给药系统 3
2.1靶向给药制剂的特点 3
2.2靶向给药制剂的分类 3
2.2.1被动靶向给药制剂 3
2.2.2主动靶向给药制剂 3
第3章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 4
3.1被动靶向给药系统 4
3.1.1脂质体 4
3.1.2纳米粒 4
3.1.3微球 5
3.1.4微乳 5
3.2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5
3.2.1叶酸受体 5
3.2.2转铁蛋白受体 5
3.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6
第4章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吸收机制 7
4.1脂质体 7
4.2微球 7
4.3纳米粒 7
结语…………………………………………………………………………………8
参考文献………………………………………………………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 下一篇天花粉降糖活性成分的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