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透皮给药途径在过去20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口腔黏膜是人体全身所有可用的透皮给药部位中最方便的。与其他黏膜组织相比,其更能耐受潜在的过敏原,产生不可逆变化的可能性较小;血管丰富,位置相对固定,酶活性比较低;可用于局部和全身给药。只要药物的理化性质允许,经口腔黏膜给药是比较合适的。很多药物(如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后,可避免在胃肠道中降解及肝脏首过作用,口腔黏膜(舌下黏膜和颊黏膜)给药途径具有较好的依从性[1]。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口腔黏膜吸收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对口腔黏膜的给药途径、主要剂型及影响口腔黏膜的吸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给药系统;剂型;研究
目录
摘要 I
引言(此章可以不设) 1
第1章 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主要因素 2
1.1口腔黏膜的生理结构 2
1.2药物的理化性质 2
1.3唾液分泌 2
第2章口腔黏膜给药系统 3
2.1给药途径和吸收机制…………………………………………………….…3
2.1.1口腔给药途径………………………………………………………..3
2.1.2口腔给药的吸收机制………………………………………………..3
第3章传统口腔黏膜给药剂型 4
3.1凝胶剂……………….………………………………………………………4
3.2喷雾剂……………….………………………………………………………4
3.3气雾剂……………….………………………………………………………4
3.4粉雾剂……………….………………………………………………………4
第4章传统口腔黏膜给药剂型 5
4.1微球……………….…………………………………………………………5
4.2脂质体……………….………………………………………………………5
4.3纳米粒……………….………………………………………………………5
4.4乳剂……………….…………………………………………………………5
4.5原位凝胶…………….………………………………………………………6
第5章提高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方法 7
5.1吸收促进剂……….…………………………………………………………7
5.2生物粘附剂……….…………………………………………………………7
第6章体内外评价方法 8
6.1体外试验……….……………………………………………………………8
6.2体内试验……….……………………………………………………………8
参考文献 10~11
致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