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中药药源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
 |
上传会员: |
AH0de16 |
提交日期: |
2022-12-29 22:16:02 |
文档分类: |
药学专业 |
浏览次数: |
1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中药药源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7614
|
摘要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用量过大。由于药物在体内排泄时间不同,有些排泄缓慢的药物,不能忽视其长期累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特别容易引起肾小管及间质的病变。大多时候是滥用或误用中草药而致。中药引起肾脏损害的表现各异,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心慌、气短、肾衰和各种肾炎等。关于中草药引起肾损伤的治疗,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一般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只要及时诊断,果断终止此类药物的应用,肾功能可迅速改善,多数病人可完全恢复。为了避免中药对肾脏的损害,我们应重视其预防措施。首先,尽量不使用含肾毒性成分的药物;其次,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严格按规定剂量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避免长期服用。另外,要重视对中药肾毒性的认识及安全用药教育。最后,加强中草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关键词 药源性、肾损伤、不良反应、滥用、预防监测
目录 摘要 I 第1章 中药及其制剂肾毒性的发现与研究现状 2 第2章引起肾毒性中药及其机制 3 2.1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毒性机制 3 2.1.1 内质网应激反应 4 2.1.2 氧化应激 5 2.1.3 AA-DNA 加合物 6 2.2 雷公藤甲素、姜黄素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 7 2.3 含草酸盐中药诱导肾细胞凋亡机制 8 2.4 其他中药引起肾毒性 9 第3章 中药肾毒性的评价与筛选方法 10 3.1体外肾细胞模型 10 3.2探针技术 11 3.2.1基于肾功探针的药动学方法评价肾毒性 11 3.3 生物芯片技术筛选中药肾毒性物质 12 第4章 展望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