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从《十八春》看张爱玲后期创作转轨 |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 提交日期: | 2023-03-13 10:47:27 |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 浏览次数: | 2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从《十八春》看张爱玲后期创作转轨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9866 |   
             从《十八春》看张爱玲后期创作转轨 
     [摘要]《十八春》是张爱玲后期的代表作。由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和主体心态,使该作呈现出与前期创作的明显差异,比如圆满的结局、完美的女性形象、扩大的时空规模等,这是张爱玲为适应建国初期的创作环境以及大众的审美习惯,被迫作出的改变和妥协。 然而另一方面,张爱玲又不愿完全丧失自我而保持着独特的创作个性,所以作品中仍然流露出作家对人生、人性的独特认知,即人生的悲凉、人性的黑暗、命运的无常。所以《十八春》是一部变中有不变的作品,对其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张爱玲创作一贯性及变化性的认知。 [关键词]十八春、张爱玲、时空、错位 
 
 一、圆而不满的结局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八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功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这是张爱玲在《十八春》中描写的世钧与曼桢的爱情,仿佛是其人生的自白,匆匆的三年婚姻生活,张爱玲由此体验了她的一生一世。在她看来,也许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注定了就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