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从杜丽娘的形象塑造,论《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从杜丽娘的形象塑造,论《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上传会员: 00bym123
提交日期: 2023-03-12 20:16:2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从杜丽娘的形象塑造,论《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8488
从杜丽娘的形象塑造,论《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
随着昆曲申遗的成功与《牡丹亭》在高校演出,人们在惊诧之中,不仅要问为什么《牡丹亭》为何具有如此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作者认为现代电影小说及戏剧中常用的蒙太奇,黑色幽默,荒诞剧等等艺术手段,在《牡丹亭》中充分运用,是该剧之所以具有永久生命力,强烈感染力的原因。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极至表现 荒诞剧 黑色幽默

大凡艺术作品,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总不能摆脱生死与男女两大主题,明末戏曲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牡丹亭》也不出自窠臼或套路,而且不单纯是写生死或男女,而是把两大主题熔铸于一炉。500多年来,不绝如缕,常演常新。与同时代的《西游记》及稍后的《红楼梦》一样,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美籍华裘作家白先勇先生的鼎力推介,《牡丹亭》进入高校大雅之堂,并从高校走入社会,艺术界掀起一股《牡丹亭》热。作者认为,《牡丹亭》比之于同时代的沙剧名作《罗密奥与朱丽叶》,毫不逊色。无论剧情内容,情节设计和艺术手段以及所表达的哲学 意蕴,《牡丹亭》与沙剧相比,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从祥林嫂、翠翠和水生嫂看中国妇.. 下一篇从《源氏物语》看日本物哀之美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