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论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15 21:10:25
文档分类: 经济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6242
目 录
一、四川的变化在“西部大开发”中体现;
二、在西部大开发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贡献;
三、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面临的机遇;
四、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五、银行业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贡献。
内 容 摘 要
四川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来,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既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又是历史进步的亲历者。如今,四川省及四川的银行业又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面对这些机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每一个银行人都应该深入思考并探求的问题。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十二五;成渝经济区
一、四川的变化在“西部大开发”中体现
  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下。对于西部地区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已经圆满走完了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已经启航。回顾走过的十年,四川地区,经济总量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快速增长。2010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6898.6亿元,比1999年翻了两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益达15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3582亿元,三项重要指标均位列西部第一。
  二是民生问题得到改善。过去10年,四川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10年来,四川省用1000亿的扶贫资金,集中解决了140多万特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帮助了530多万低收入人群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川以交通、能源、电力、通讯等领域为重点,着重完成了一批制约四川发展地区的重大项目。
  例如,在交通方面,目前已达各种运输总里程23.1万公里,比十年前增加了13万公里;在能源方面,西电东送和川气东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使目前四川的电力总装机已达3900万千瓦,比十前年增加了2300万千瓦。
  四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十年来,四川从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大力发展了一批优势产业,如旅游、特色农业、水电、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的集群效益得到了显现。目前,四川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5678亿,是十年前的4.4倍;旅游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472亿,是十年前的5.6倍。
  此外,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在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方面,在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方面,四川省都走在西部的前列。
  二、在西部大开发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贡献;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血液,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中,作为金融业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四川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和15.8%。截至2010年12月末,四川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504亿元,比1999年末增加26444亿元,增长了6.51倍;贷款余额为19486亿元,比1999年末增加15506亿元,增长了3.90倍。存贷款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四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四川的支持还体现在对四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性行业。十年来,结合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四川省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战略,金融机构加大了对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力发电、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支持了紫坪铺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达州普光天然气田开发等一批西部大开发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四川省基本建设贷款同比增速连续8年保持在10%以上。
  以建行为例,十年中,建行向西部地区累计发放的贷款高于全行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近两年,建行更是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力度。例如,在四川省2009年推出的12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四川建行作为其中8个项目的牵头行或主办行,积极组建银团,牵头融资总计达416亿元,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建成通车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可以说,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就没有四川日新月异的今天。
  三、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面临的机遇;
  2011年对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是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四川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下,在克服了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艰难险阻之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灾后重建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另一方面,四川地区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历史机遇,这些机遇主要体现在: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已经启航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胡锦涛总书记的精辟阐述,既为四川地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增添了前进的动力,也为四川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下一个十年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十二五”启航彰显民生中国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即“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亮点在于:国家首次将改善民生、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以指标化的形式写入规划;此外,十二五规划还设置了包括农业生产、绿色发展、新兴产业、改善民生等22个专栏,凸显出了中国发展的新动力。
  四川地区作为我国新型农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新兴产业的大省,必将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民生工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在今年四川省财政预算中即有重要体现:2011年,四川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将安排717亿元,其中的60%用于民生,且新增财力的80%也将用于民生,这些预算主要用于医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民生休戚相关的水利、交通、环保等领域。
(三)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品竞争力减弱、经济效率下滑,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迫使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寻求生存空间,这种趋势从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部地区加工制造业企业更加意识到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业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中西部地区中,四川地区及成都平原的承接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优势突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四川地区在现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且还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正因为如此,一大批知名企业陆续来蓉建厂,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夏普、一汽大众、吉利等纷纷选择成都作为其所在产业转移承接目的地,而这种趋势正呈现加快发展势头。东部产业向西部的转移将带来大量投资、融资、结算等一系列金融需求,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谁抓住了这些营销论文" target="_blank">市场机遇,谁就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2011年3月,国务院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即在成都和重庆两市之间设立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在内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的规划,预示着成渝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带动成渝地区包括区域内二线城市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东部产业加快转移、工业企业加快壮大等一系列重大变化;此外,作为副省级级别的“特区”,成渝经济区将在土地、财政、税收、招商引资等诸多方面获得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各自优势调整政策摆脱束缚,加快发展。
  除已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成渝经济区外,在2010年9月召开的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了“天府新区”的规划构想,即以成都为中心(有南部方案和北部方案两种考虑),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主要落脚点为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总部经济和以IT、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尽管天府新区的规划尚待相关部门审批通过,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一规划对于加快四川地区,尤其是成都地区的发展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新经济形势下四川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虽然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四川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一是与东部地区相比,四川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配套和集聚能力较差,产业集群效益不明显。在东部地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如广东顺德的家电产业、福建晋江的制鞋产业、浙江的服装产业与中小家电产业等,而四川工业化进程仍处于由初级向中级阶段转化的过程中,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形成,从而限制了这些产业的转移。
  二是宏观经济形势趋紧,部分制约经济发展。由于通胀压力,中国目前进入一个货币紧缩周期,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已多次上调,且仍存上调预期;此外,经济发展自身也遇到一些矛盾,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行业,以及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信贷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压力有所上升。
  三是尽管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但工业加速发展、部分产业转移同时对四川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小压力,尤其是一些污染和能耗相对较高的制造业企业的到来,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因此地方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面临此类挑战。
  四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当不确定性。根据《成都市工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调整方案》和《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成都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相比于传统产业而言,这些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但同时由于技术水平、配套服务、群众接受度等原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尚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也给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五是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等规划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尚需加强,各类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优惠政策亟待尽早出台。
  五、银行业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贡献。
  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起步的新的历史时刻,四川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对每一个银行人的一场考验。笔者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至少应在以下七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民生领域民生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也是加强和改善民生。民生领域的内容非常广泛,近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民生领域的支持,应主要体现在教育、卫生、医疗、保险、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等领域。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生领域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民生领域对银行综合贡献度普遍偏低,而以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在业绩压力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因此建议国家或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例如部分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减免银行营业税等),从而为银行搭建更好的平台以支持民生发展。
  (二)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主要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也还远跟不上。因此,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四川地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仍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水平,“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7+3”产业规划等目标的提出正源于此。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和主要任务,在此轮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样义不容辞。
  (三)重要产业的产业链
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以及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的建设,将带动一大批产业在四川平原的崛起。按照中央和四川的规划,这些产业主要包括新型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汽车、石化、航空航天,等等。笔者认为,这些产业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但在对这些重要产业提供融资支持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这些产业的支持,应重点从产业链、供应链入手,着力强化供应链上下游的相互关联,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又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客户;二是对于部分新兴产业,应加强系统分析和研究,充分分析此类产业中相关项目的可行性、企业技术的领先性、产品市场的前瞻性等重要要素,做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四)小企业
  严格来说,对小企业的支持也是支持民生事业的一部分。在四川省内,99%以上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更能释放出更多就业机会,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这些年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也逐年增加。截至2009年12月末,四川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5500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35.07%。随着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尤其是为产业链配套的中小企业的营销论文" target="_blank">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提升对中小企业的分析、识别能力,提升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将成为提升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投资银行
  尽管中国的商业银行尚不能混业经营,但要想成为商业银行中的领先者,则不能忽视投资银行业务。在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直接融资之外,还应加强与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中介机构的合作,加大开展包括信托融资、IPO推介、代理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融资租赁等一系列投资银行业务。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型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创利能力贡献日益突出,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六)金融创新
针对四川地区农业大省、旅游大省、以及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特殊情况,地方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通过各种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老少边穷地区等领域的经济发展,必要时可建立相关保障基金予以支持;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探索更多的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尝试抵、质押担保之外的融资模式,商业银行的总行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放宽西部地区基层银行对这类贷款的放款条件、担保方式、贷款管理方式、不良贷款控制比例等,切实践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社会责任。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8(4). [1]生柳荣,张继峰.建设银行与赤道原则[J]。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下一篇认清东西部差距,科学促进开发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