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文档题目: |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论文 |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 提交日期: | 
                2013-08-29 09:26:37 | 
               
               
                | 文档分类: | 
                自动化电气工程 | 
               
              
                | 浏览次数: | 
                78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下载地址: |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论文 (需要:1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11520 摘 要 	本设计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后,根据现实的工程需求,加上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理解和分析,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来实现自动配料系统的控制。详细讲述了自动配料系统的设计步骤,着重对软件开发与调试做了介绍,完成了配料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并利用世纪星组态软件实现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共分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前人的配料系统做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实地的考察经验,对本次设计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设想。第二部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步骤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另外对资源的配置以及在现实中上料装置的原理做了介绍。第三部分对配料系统软件的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对编程软件和编程中所用到的一些指令作了介绍,对部分程序作了详细的解读。第四部分对组态模拟软件做了简要的陈述,对具体的模拟过程作了详细的叙述,并配有配料组态画面,使整个设计形象,完美,实用。 	本设计通过软硬件之间的配合与调试,从而达到工业设计的要求,实现配料的自动化控制。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世纪星组态软件;自动配料系统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目 录	IV 1  绪论	1 1.1  工作目的及意义	1 1.2  研究设想及理论依据	1 2  自动配料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资源配置	3 2.1  配料系统的设计要求	3 2.2  设计方案及具体步骤	3 2.3  配料系统的资源配置	4 2.3.1  器件选用	4 2.3.2  气力上料装置及原理	5 3  PLC简介及自动配料系统的软件设计	8 3.1  PLC控制系统简介	8 3.2  配料系统程序的具体分析	9 3.2.1  系统程序的指令介绍	9 3.2.2  配料系统程序的端口设置	10 3.2.3  配料过程程序设计分析	11 3.2.4  部分梯形图分析	12 4  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4 4.1  实时监控系统软件的概述及选择	14 4.2  画面的设计	14 4.2.1 世纪星与PLC的连接	14 4.2.2 世纪星变量的定义	16 4.2.3  世纪星应用程序命令语言	17 4.2.4  串行通信协议	18 4.2.5  最终组态效果图	19 4.3  系统的运行	20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A	24 附录B	29 附录C	32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