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基于PSIM仿真的有源滤波器的研究

基于PSIM仿真的有源滤波器的研究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5 23:16:39
文档分类: 自动化电气工程
浏览次数: 8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基于PSIM仿真的有源滤波器的研究 (需要:1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15776
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及大量非线性负荷的投入运行,电力系统的谐波污染也日趋严重。传统用LC滤波装置虽然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谐波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采用有源滤波(Active Power Filter-APF)技术既可对电网的谐波进行抑制,改善电力线路的电流波形,还能补偿电网的无功功率,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由于能动态补偿电网中各次谐波,且响应速度快而正成为治理谐波污染的最有效设备之一。电力有源滤波器作为目前谐波抑制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它的研究很有价值。
本文从传统的PPF(无源滤波器)和目前对谐波抑制非常有效的APF(有源滤波器)的比较入手,对两种滤波器进行全面的比较,从结构上和电路原理上分析了电力有源滤波器抑制谐波的原理,本文主要分析目前较为典型的并联型APF及其拓扑结构的特点。
本文以并联型APF为对象,选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实时性能差的缺点,并且容易实现,并且运用PWM的控制方法,运用PSIM仿真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成功。

关键词:电力有源滤波器;谐波;瞬时无功功率理论;PSIM仿真;

目 录
摘要……………………………………………………………………………. . .……………Ⅱ
Abstract……………………………………………………………….Ⅲ
1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谐波研究的意义……………………………………………………………………….1
1.3 谐波抑制……………………………………………………………………………….2
1.4 国内外有关有源滤波及混合滤波的研究现状……………………………………….2
1.5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3
2  滤波器的特性研究………………………………………………………………………4
2.1 无源LC滤波器….………………………………………………………………….…4
2.2 有源滤波器………………………………………………………………… . 6
2.2.1  APF的类型、构成和工作原理………………………………………………6
2.2.2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分类………………………………………………………7
2.2.3  APF的前景……………………………………………………………………8
2.2.4  PPF与APF的比较……………………………………………………………9
3  瞬时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的研究………………………………………………11
3.1 谐波电流检测的研究现状……………………………………………………………11
3.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研究……………………………………12
   3.2.1  传统的功率理论回顾……………………………………………………….12
3.2.2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概述………………………………………………….13
3.2.3  瞬时功率理论的pq谐波电流检测法.………………………………………14
3.2.4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研究.15
4  PWM控制方法的研究……………………………………………………………….16
4.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16
4.2 滞环比较方法………………………………………………………………16
4.3 三角波比较方式………………………………………………17
4.4 空间矢量控制方法……………………………………………………………………18
4.5 无差拍控制方法…………………………………………………………………….19
5  并联型滤波系统的设计和仿真……………………………………………………20
5.1 PSIM仿真软件………………………………………………………………………20
5.2 主电路设计………………………………………………………………………….20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22
6  总结………………………………………………………………………………………24
致谢………………………………………………………………………………………….25
参考文献………………………………………………………………………………………26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粮仓温度控制.. 下一篇多层住宅的电气系统设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