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行政法背景下我国公务员问责制度研究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22-05-07 19:41:16 |
文档分类: |
行政管理 |
浏览次数: |
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行政法背景下我国公务员问责制度研究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4794
|
摘要 “问责现象”,是非典时期产生的,其后各种问责制在大多省市不断出现。公职人员的行政问责制度相比与其他制度效率较高,而且震慑力度更强,并且问责的客体直指国家工作人员。不论哪一项政策、制度都有它落地、发展以及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只有完善相应的政治文化制度、建立配套的保障制度、明确公务员问责制的深层次内涵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公务员行政问责制在我国逐步的走向正轨。 关键词: 公务员;问责制;行政法;权责一致
目录 绪论 1 一、公务员及公务员问责制的基本概念界定 2 (一)公务员的概念与范围 2 (二)公务员问责制的概念 2 二、行政法背景下公务员问责制的组成部分 3 (一)行政问责制度的主体 3 (二)行政问责制度的客体 3 (三)行政问责制度的对象 3 三、行政法背景下公职人员问责制存在的不足 4 (一)行政问责制度的法律内容不规范 4 (二)行政问责制度的相关主体作用发挥不均 4 (三)行政问责制度客体不一 4 四、行政法背景下公务员问责制完善的措施 5 (一)健全完善关于行政问责制度的法规 5 (二)最大程度发挥行政问责制度主体的作用 5 (三)有效解决行政问责制度客体混乱问题 5 五、结语 6 参考文献 7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