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分析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22-05-03 12:50:50 |
文档分类: |
行政管理 |
浏览次数: |
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分析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1915
|
中文摘要 我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中从管制到救助、从强制到自愿的转变体现了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借鉴参考国外相关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应用有关政府职能、公平与正义、保护弱势群体等原则和理论,分析现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现行的救助制度具有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物质帮助、维持基本生活、保障基本人权、使其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功能,因而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但救助涉及政府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转变,也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观念转变,流浪乞讨人员的行为还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新政策的执行涉及众多方面的利益。因此,有必要从深层次考虑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蕴含着的城市资源的公平配置与使用、流浪乞讨背后的反贫困等问题。针对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须对救助制度进行完善。政策改进的途径应当是在扩大救助制度社会知晓程度、完善救助制度本身的同时,将救助制度与社会治安制度相衔接,而且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协调,将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部分来实施。 关键词:流浪 乞讨 管制 救助 政府职能 社会保障
目录 一、 导 言 1 二、 救助制度的理论渊源 2 (一) 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2 (二) 救助制度的原则 6 (三) 救助制度引发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7 三、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8 (一) 建国初期的教养救助措施 8 (二) 建国中期的收容遣送制度 8 (三) 当代的救助管理制度 9 四、 救助制度的缺陷与实施困境 12 (一) 政策利益相关者分析 12 (二) 政策环境分析 14 五、 国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经验借鉴 18 (一) 英国的经验 18 (二) 美国的经验 18 (三) 其他国家的经验 19 六、 政策改进的途径 20 (一) 扩大救助制度的公民知晓程度和认同度 20 (二) 政府各部门间的配合 20 (三) 救助地与流出地政府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21 (四) 强调流出地政府的责任 21 (五) 与社会治安制度的衔接 21 (六)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2 参考文献 24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