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合理有效配置,不仅是对国家、社会、高校,还是对毕业生个人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学生就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出现令人担忧的就业难问题。
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陕西省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多达24.68万人,还有2008年未就业的4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高校毕业生签约率80%,实际签约人数为19.7万人,虽然高于全国就业率平均水平68%的十多个百分点,然而,仍有9万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本文根据近几年来陕西省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成因,试图探索一条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陕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背景和意义,搜集整理国外学者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陕西省的经济社会情况,提出了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分析影响陕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陕西省经济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和规模位于全国前列,大学生的毕业人数由2001年的4.7万增加到2009年的24.68万,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此背景下,对陕西省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将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从两个方面,共5点分析导致陕西省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一是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分别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陕西二元劳动力市场差异,陕西的高等教育规模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三个角度论述。二是其他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文中主要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和毕业生自身方面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针对陕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经济学原理,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一是国家适度减缓高校扩招速度,减小供求关系比例;二是高校要调整招生专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完善就业的政策和机制,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四是大学毕业生须从自身方面转变以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陕西,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经济学
目 录
内 容 摘 要 1
目 录 2
陕西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4
(一)、研究思路 4
(二)、研究方法 4
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
第二章 陕西省大学生就业现状 6
一、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6
二、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10
三、陕西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11
第三章 影响陕西省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14
一、 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大学生就业 14
(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14
(二)、陕西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15
(三)、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17
二、 其他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分析 19
(一)、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就业歧视问题的制约着大学生就业 19
(二)、毕业生自身素质及就业观念影响者大学生就业 20
第四章 解决陕西省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2
一、 陕西省当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 22
二、 从经济学角度解决陕西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24
(一)、适度减缓高校扩招速度,以减小供求关系比例 24
(二)、高校要调整招生专业结构,以及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25
(三)、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完善就业的政策体系,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26
三、 其他促进陕西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27
(一)、大学毕业生需转变就业观念 27
(二)、大学毕业生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8
(三)、用人单位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才 29
第五章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 谢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