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低工资与就业情况的研究分析
目 录
一、内容摘要………………………………………………………………………1
二、我国的最低工资与就业情况的研究分析……………………………………2
(一)、数据说明………………………………………………………………3
(二)、劳动力无限供给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4
(三)、伴随着CPI的不断走高,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在相继上调……4
(1)、各地相继提高最低工资………………………………………………5
(2)、经济增长但居民实际消费力下降……………………………………6
(3)、香港也有通过退税让人民直接分享经济高速增长的事例…………7
(4)、CPI和PPI是否会循环上涨…………………………………………8
(5)、下阶段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9
(三)、结论…………………………………………………………………… 10
四、参考文献………………………………………………………………………11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企业是市场工资率的被动接受者,则推行最低工资制度在促进劳动者福利提升的同时,会以减损社会总福利为代价,同时社会总产出水平下降;如果企业对市场工资率有影响能力,则通过最低工资制度提高就业者工资率水平,这不仅会促进劳动者福利的提升,同时也会造成社会总福利的改进,社会总产出水平上升。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实际,对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最低工资制度是我国劳动法设立的重要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因为不佳而饱受争议。国外的最低工资运行模式一般有统一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工种标准四种模式,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全国统一标准适用难,只能选择地方性标准。但在地方性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可考虑以地方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性工种标准作为辅助模式。
工资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基于社会保障需要,许多国家通过最低工资法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利。所谓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或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所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我国最低工资制度从实施起就曾引起理论界的争议。有学者认为中国在现阶段不宜施行最低工资制度,持该观点较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张五常。他认为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意图是维护低收入工人,但结果却使这些底层工人找不到工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劳动人口的竞争力促成的,最低工资降低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最低工资是一种价格管制,同时,魏章进、韩兆洲通过研究最低工资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发现,关于最低工资的理论研究及最低工资的经济效应,目前比较容易为多数人认可的结论是:最低工资的作用不仅被其批评者而且也被其支持者所高估。但是,国内学者对于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实证研究,无法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其结论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阀值,在该阀值之前,最低工资的增加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而超过该阀值之后,最低工资的增加就会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