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舆论监督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摘 要] 舆论监督是以新闻媒体为主体的监督形式,而作为一种广泛、及时、公开、影响巨大的传播手段和监督方式,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目前,我国舆论监督虽然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法律制度授权失衡、公民参与渠道不畅、公众监督意识薄弱、主体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舆论监督在这样的形势下同样也就面临着诸如法律支持、制度保障、社会环境、监督队伍等诸多的问题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为舆论监督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加大对舆论监督的制度保护、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和官员的民主作风、营造舆论监督的良好社会环境、培养一支健康向上的舆论监督队伍等途径,才能充分的展现舆论监督的活力。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和谐社会 问题与对策 新闻执政
目录
一、舆论监督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
(一)舆论监督的涵义2
1、舆论监督的含义2
2、 舆论监督的性质2
3、舆论监督的一般功能3
(二)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4
1、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
2、理顺情绪消除不和谐的社会心理4
3、倡导社会公正和正义4
4、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4
二、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舆论监督的必要性4
(一)和谐社会与舆论监督的相关性4
(二)舆论监督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5
1、有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执政水平5
2、有助于抑制和消除腐败,重塑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5
3、有助于健全法律法规和实现司法公正,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5
4、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精神、道德风尚6
5、有助于拓宽人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6
三、 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分析6
(一)我国舆论监督实施中存在的问题6
1. 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滞后6
2、舆论监督实施的力度不够7
3、公众参与意识不够充分7
4、部分媒体监督尺度把握不当7
(二) 我国舆论监督缺陷的成因8
1. 保障薄弱、法律机制授权失衡8
2. 行政权力干涉、公民参与渠道不畅8
3. 传统思想束缚、公众监督意识薄弱8
4. 媒体自我约束能力弱、受众素质有待提高8
(三)完善舆论监督机制的对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