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 |
 |
上传会员: |
Qianduoduo1820 |
提交日期: |
2022-11-27 18:49:08 |
文档分类: |
行政管理 |
浏览次数: |
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8798
|
中文摘要 1982年,我国颁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办法认为流浪乞讨人员对社会保障有影响,所以他们大多是被迫收留、遣返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直到2003年“孙志刚”事件后,“收容遣送办法”的弊端才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抨击,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在此背景下,国务院颁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然而,随着16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流浪乞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后,针对此类群体的法律法规却寥寥无几。原有的救援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更加复杂多样的救援形势,社会救援工作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应涉及制度、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现行救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比较总结国外救助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建议,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救济制度。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 社会力量; 救助制度
目录 引言 1 一、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现状 2 (一) 流浪乞讨的原因 2 (二) 从收容遣送制度到救助管理办法 3 (三) 收容遣送制度和救助管理制度的差异 3 1. 救助管理方法不同 3 2. 目的宗旨不同 4 3. 对待救助对象的定位不同 4 二、 我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存在的不足 4 (一) 政策和法律出现的空白 4 1. 救助对象难以甄别 4 2. 对骗助者没有处罚依据 4 (二) 救助站的不正常发展 4 (三) 临时性救助和长效救助制度衔接不足 5 三、 促进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完善的措施 5 (一) 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法律法规 5 1. 各地区完善救助管理法规 5 2. 确立处罚骗助者的法律条文 5 3. 制定完善的保障法规,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6 (二) 保障救助站能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救助 6 (三) 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实行有差别的救助 6 1. 适当扩大救助对象 6 2. 对特殊人群实施分类救助 6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