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鼓励、培育、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创新基金的投入旨在引导各级政府及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创新基金不以自身营利为目的,而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回报。
为了充分体现政府基金的宏观政策导向,明确创新基金项目年度支持重点和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支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科技部按照国家经济、科技总体发展需求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编制了《200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
本年度指南按照国家经济、科技总体的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针对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基金将突出国家目标,围绕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宏观引导。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重视原始性创新;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合理的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效益,培育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注意把握国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支持有重要商业价值、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的产品,使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入世后技术壁垒的挑战、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家及创新人才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关注企业家精神,创造环境、优化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社会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关注对国家资源、能源的高效、合理使用,对环境的保护。
2005年度创新基金坚持市场导向、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突出重点、规范管理、竞争择优的原则,重点支持方向如下:
支持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中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具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研究开发项目,资助重心前移,培育、形成一批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群及产业;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863”计划、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相关成果的产业化项目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促进技术转移;
支持人才密集、技术关联性强、附加值高并以直接促进、支撑、服务与产业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产业积聚、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以企业为载体市场行为的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的建设;
支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以出口为导向的项目,特别是具有我国传统优势,加入WTO后能带来更多市场机遇的项目,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创新基金雪中送炭的作用,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孵化器内企业的支持;加大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项目支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支持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兴替代产业、有资源优势的资源深加工项目;
支持西部地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有优势、有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
倡导循环经济范式,支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资源的技术产品,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技术产品。
企业申报的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要坚持市场导向,有较强的创新性,有较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
本指南不涉及农业类项目,农业类项目均归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由科技部另行发布。
没有列入《指南》的项目,企业也可以提出申请,《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企业不要申请。
本年度指南中各技术领域相关项目申请截止时间有明确要求,请认真阅读。
申请者必须注意: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将通过竞争择优产生,审查筛选过程规范、严格,只有创新水平高和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方有可能获得创新基金资助。
2005年度创新基金不支持的项目在本指南各领域项目前言或项目中明确标出。
目 录
一、电子信息 15
(一)软件产品 16
1、系统软件 16
2、支撑软件 17
3、中间件软件 17
4、嵌入式软件 18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 18
6、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19
7、图形、图像软件 19
8、金融信息化软件 20
9、地理信息系统 20
10、电子商务软件 21
11、电子政务软件 21
12、企业管理软件 22
(二)微电子技术 23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设计软件工具开发 23
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24
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24
4、集成电路测试 25
5、集成光电子器件 25
(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26
1、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26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27
3、网络产品 28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29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29
6、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30
(四)通信产品 30
1、光传输产品 31
2、中小型综合接入系统 31
3、无线接入产品 32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32
5、软交换和VoIP系统 33
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33
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34
(五)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35
1、演播室设备 35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35
3、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36
4、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36
5、信息保护系统 37
6、光发射、接收设备 37
7、电台0..10、电视台自动化设备 38
8、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38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38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含半导体照明用功率发光二极管) 39
2、新型表面贴装元件(片式元件) 39
3、片式半导体器件 40
(七)信息安全产品 40
1、安全评估与管理类产品 41
2、安全应用类产品 41
3、安全支撑平台类产品 42
4、网络安全类产品 42
5、专用安全类产品 43
(八)智能交通产品 43
1、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和系统 44
2、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44
3、运输营运安全监控和管理系统 45
4、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45
二、生物、医药 46
(一)医药生物技术 47
1、新型疫苗 48
2、重组蛋白质药物 48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49
4、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50
5、核酸类药物 50
6、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50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51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51
9、干细胞技术、RNAi技术、纳米技术及其产品 52
(二) 中药、天然药物 52
1、创新药物 53
2、中药资源可持续再利用 54
3、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55
4、中药制备及制剂技术和制药装备 55
(三) 化学药 56
1、创新药物 57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58
3、抗肿瘤药物 58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 59
5、老年病治疗药物 59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60
7、抗炎免疫药物 60
8、传染病治疗药物 61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61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62
11、手性药物 62
12、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62
(四)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63
1、缓、控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 63
2、靶向给药系统 64
3、新制剂技术 64
4、其它新制剂 65
5、制剂新辅料 65
(五)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66
1、催化剂技术及产品 66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67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67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68
5、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快速检测装置及其相关制剂、酶试剂盒等 68
6、轻工和生物化工领域废弃物再资源化以及提高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新技术产品及装备 68
三、新材料 69
(一)金属材料 70
1、深加工镁、铝、钛等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71
2、高性能金属材料 71
3、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72
4、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72
5、半导体材料 73
6、超导材料 73
7、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及应用制品 74
8、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74
(二)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5
1、高性能结构陶瓷 75
2、电子功能陶瓷材料 76
3、敏感功能(陶瓷)材料 76
4、光功能陶瓷材料 77
5、人工晶体 77
6、功能玻璃 78
7、催化及环保用陶瓷 78
(三) 高分子材料 78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79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79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80
4、新型纤维材料 80
(四)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81
1、冶金新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技术 81
2、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 82
3、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技术 83
4、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83
(五)生物医学材料 83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84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85
3、骨科内置物 85
4、口腔材料 86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86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87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87
8、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87
(六)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88
1、电子化学品 88
2、新型催化剂 88
3、新型橡塑助剂 89
4、超细功能材料 89
5、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90
6、洁净煤技术 91
四、光机电一体化 92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92
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93
2、基于PC的控制系统(含软件) 94
3、专用控制装置 94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94
1、新型自动化仪表 95
2、面向行业的配套传感器 95
3、新型传感器 96
4、微机电技术产品 96
5、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97
6、虚拟仪器和通用测试平台 98
(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 98
1、先进制造系统 99
2、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设备 99
3、电力电子技术及设备 100
4、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检测系统及检测元件 101
5、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101
6、纺织、印刷等其他行业专用工艺设备 101
(四)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02
1、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103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 103
3、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 104
4、医学检验技术设备 104
5、医学专用软件产品(软件类) 105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107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108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常规设备的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 108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 (计算机软件类) 109
4、用于输变电系统的新型装置 (贷款贴息方式支持为主) 109
(六)地面机动交通工具(含各种汽车、摩托车、铁路、地铁、轻轨)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110
1、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的新型零部件及其他配套产品 111
2、高水平的零部件中试项目 111
五、资源与环境 111
(一)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113
1、低成本平衡利用的海水、苦咸水淡化处理技术及设备; 113
2、与行业清洁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污染物减量技术与产品; 113
3、废水、废气、废渣中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 113
(二)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113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14
2、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114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114
(三)水污染治理 114
1、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 115
2、面源水污染的控制 115
3、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型清洁生产工艺与设备 115
4、工业废水、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116
(四)大气污染防治 116
1、洁净燃烧治污技术与产品 116
2、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与产品 117
3、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安全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 117
4、高效净化或过滤(含再生) 柴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的技术与产品 117
(五)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18
1、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118
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 118
3、工业固体废物控制及资源利用 119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119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 120
1、太阳能 121
2、风能 121
3、生物质能 122
(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122
1、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122
2、燃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及其相关产品 123
(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123
七、高技术服务业 124
(一)信息技术服务业 125
1、现代物流:(1)面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软件;(2)面向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平台;(3)无线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25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含对圆片和半成品的测试) 125
3、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基于规模应用的ASP信息服务系统(应包括运行支持系统和服务软件两部分,申报时要求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企业用户,并提供有关证明) 125
(二)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125
1、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范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包括:毒理、药理、药代、毒代、药物筛选与评价以及中试的技术服务 125
2、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抗体、抗原 125
3、为研究开发药物(尤其是中药)缓、控释等新型制剂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 125
4、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专用试剂 125
(三)新材料技术服务业 125
1、为新材料研发,所需要的专项材料测试评价平台 125
2、为新材料工艺技术流程的验证,所需要的柔性中试放大线 125
3、为新材料新兴产业的形成,所需要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材料数据库 125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 125
1、面向中小企业、支撑服务于产业集聚的先进制造技术开发、设计服务平台(如汽车产品相关设计、高精密模具设计等) 125
(五)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 125
1、资源、环境监控与诊断 125
2、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125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125
1、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品的检测技术、设备与管理系统 125
2、推广并完善节能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技术服务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