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官有清名不厌贫”——清代玉林名宦文寿华廉政史事述论

 “官有清名不厌贫”——清代玉林名宦文寿华廉政史事述论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22 20:14:54
文档分类: 历史学
浏览次数: 4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官有清名不厌贫”——清代玉林名宦文寿华廉政史事述论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9488
“官有清名不厌贫”——清代玉林名宦文寿华廉政史事述论
摘要
文寿华,民族英雄宋信国公文天祥二十一世孙,既是清代嘉庆、道光之际的著名廉吏,又诗才横溢,为人敬仰。首任山西文水县令时,为政力求于“清、慎、勤”,初现廉能,获“文文水”之美誉;次理介休县政,力清积案、严禁赌风、清扫鸦片流毒,再展廉吏风范,任满时民众遮道相留;治理阳曲县期间,捕蝗理荒,捐俸救民,终因政绩突出,擢升为霍州刺史、泽州太守。探其廉政成因,主要在于,其一,秉承先祖“文山精神”,深受玉林文氏家学庭训之陶灌,廉洁修身,自有根柢;其二,较早接受清代广西儒学教育,乾嘉“朴学”风范,扎根于心;其三,一方水土育一方民众。玉林地域文化,因俗养廉,自成因果;其四,与苏宗经、钟章元等地方廉洁精英相与周旋,交相磨砺,“玉林三杰”,名动岭南。总之,“官有清名不厌贫”,清代“文文水”既是宋代“文文山”的合理发展,更为现代玉林地方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
关键词:文寿华;廉政文化;玉林
目录
引言 ………………………………………………………………………………………1
生平与著述 …………………………………………………………………………1
(一)生平简介 …………………………………………………………………………1
(二)诗文著述 …………………………………………………………………………2
廉政事迹汇考 ………………………………………………………………………3
(一)文水县初现廉能之才 ……………………………………………………………3
(二)在介休再展廉政之风 ……………………………………………………………4
(三)阳曲任内的廉能事迹 ……………………………………………………………4
三、廉洁观的成因 ………………………………………………………………………5
 (一)“文山精神”在玉林及玉林文氏的家规家训 …………………………………6
 (二)早期教育中的“朴学”因子……………………………………………………6
 (三)玉林地域廉政文化资源的哺养  ………………………………………………7
 (四)“玉林三杰”之交游 ……………………………………………………………7
四、“文文水”的精神内核及其价值……………………………………………………8
 (一)从“文文山”到“文文水”……………………………………………………8
 (二)“文文水”精神对玉林的现实意义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客家人的年俗文化——以广西陆.. 下一篇论南丹白裤瑶的宗教信仰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