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雍熙北伐”对北宋政局的影响

论“雍熙北伐”对北宋政局的影响
上传会员: yuyarer
提交日期: 2013-11-03 22:58:52
文档分类: 历史学
浏览次数: 44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雍熙北伐”对北宋政局的影响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9690
论“雍熙北伐”对北宋政局的影响
摘要
“雍熙北伐”是北宋初期的一场重要战争。它的失利不仅使北宋统治者转变了御辽策略,更使得他们产生了严重的恐辽心理。因此,统治者改变了当初想要积极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初衷,对外主要以消极防御为主。“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的思想,成为两宋三百二十年间的主导统治思想。在积极巩固内部统治的过程中确立起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宋朝统治者加强对武将的防范鉴于唐末五代以来武夫跋扈、悍将称雄,而皇权沦落式微,天子常常被武将玩弄于股掌之上,王朝的大权操纵于亲信大将之手,地方则陷入节度使控制之下这一种历史状况。一种以强干弱枝,将从中御和崇文抑武为主要原则的政治体制慢慢形成。这些统治策略的产生,对于巩固北宋国家政权的确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这却是用对武将的不信任所换来的。以至于后来更是出现了对武将价值认识的彻底贬低,认为“边方不宁,武臣幸之以为利”,“ 武臣无事之际,喜谈策略,及其赴敌,罕能成功。好勇无谋,盖其常。”
这些观点的产生,使得北宋武备废弛,国防安全大大降低。但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守内虚外”政策的确立,统治者对外以消极防御为主,而主要的力量则用于对内的防范和镇压上,一种以冗官、冗兵、冗费为主要特征的“三冗”局面逐步形成,这就为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创造了土壤。“三冗”局面的出现,使北宋的国家实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官僚机构庞大,官员人数众多但人浮于事、因循守旧之风盛行。军队数目虽然不断增加,但并未从根本上提高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军队人员终日“游嬉于廛市之间” “骄惰既久,胆力耗惫”、“被甲持兵,行数十里,即使喘汗”,这些毫无战斗力可言的“冗兵”,在抵御外敌方面丝毫发挥不了作用。他们所能带给百姓的,只能是为维持这种虚有其表的局面而产生的巨额财政负担。对于民众而言,除了要负担巨额的军费开支和庞大的官僚队伍开支这笔“冗费”之外,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也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土地兼并局面使他们无以为生,不得不揭竿而起。这样更加剧了北宋向“积贫积弱”道路上的迈进。因此说“雍熙北伐”的失败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产生,它是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北宋  雍熙北伐  守内虚外  积贫积弱

目录

引言……………………………………………………………………………………………1
文献综述………………………………………………………………………………………1
研究方法………………………………………………………………………………………2
讨论与分析……………………………………………………………………………………2
一、“雍熙北伐”的经过和结果 ……………………………………………………………2
二、“雍熙北伐”与北宋君臣对辽心理的转变 ……………………………………………3
三、“雍熙北伐”与北宋治国思想的转变 …………………………………………………4
1、“雍熙北伐”后北宋对辽政策的转变 ………………………………………………4
2、“雍熙北伐”后北宋“守内虚外”治国思想的确立 ………………………………5
四、“雍熙北伐”与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对比中美两国政治权力运作的差异 下一篇论腾冲人民在滇西抗战中的贡献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