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献综述
(一)国外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麦西金认为预算控制可以像运用于政府组织一样,运用到现代企业;这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管理会计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与Norton创造了平衡计分卡,并且把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预算管理中,为预算管理模式谱写了新的篇章,为预算发挥管理整合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的起步比较早,在市场经济下,整个市场都是靠供需关系来进行自动调节的,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预测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有计划的整理内部的资源,设定企业的目标来有效地化解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外部越是没有计划,越是要求企业要做好自己的计划,这样全面预算管理就成了企业内部整合资源的一个有效手段,有效的帮助企业来做好内部的计划。全面预算管理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有效的利用、发展。
克里斯·阿吉里斯对预算的定义是一种由人来控制成本的会计技术。他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预算是一种会计技术;第二,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第三,预算是由人来控制的。他阐明了预算是以会计技术为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有效地控制成本,体现了以财务为核心、重视成本管理的理念。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控制成本,更多的是有效利用内部资源,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最终有效地达到目标。
弗雷姆根认为预算是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以财务条件来表达。弗雷姆根的观点扩展了预算的范围,定义为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体现了预算无处不在,体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范围,更体现了预算是目标和资源以及各个目标之间、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计划性则体现了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体现了主动影响的概念;以财务条件的表达,则体现了预算一定是以“钱”的形式来反映所有的活动,只有“钱”才是预算表达的最终方式。他的观点有了进步和创新,到现在都非常有价值。但是,他的观点没有体现预算是战略的着陆,预算和战略的关系,预算如何协调和平衡企业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以上国外研究,从不同角度诠释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进程,指出预算管理由于实践与理论的不匹配所面临的困境。尽管预算管理在不同企业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但就企业管理而言,预算管理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王斌专家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现的是“权利共享下的分权”,预算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战略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联系工具。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认为我国预算规模增长迅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是举世创举,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将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落实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本身提质增效;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约束等方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要持续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科学化水平,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外部评价,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实施全周期跟踪问效,对交叉、重叠、执行率不高、效益低下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压减,杜绝任性花钱。”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乔宝云认为我国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关键一招,目的在于抓住预算这个的枢机,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转型,推进国家及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起步较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预算管理界定为: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通过财政部印发的指导意见中,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实行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直至传到每位员工,预算管理是整个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整合,它的系统性和战略性要求企业销售、生产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同时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时采取上下结合、横向协调的程序,体现出分权与集权的统一。另外从组织体系上保证预算体系的建立,采取正确、科学的方法编制预算,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路还很长,各级管理层必须认识到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在国内企业广泛推广的现代化管理方法,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企业内部管理、开拓市场、提供效益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B.论文提纲
一、引言
二、公司简介
三、公司在实施全面预算上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认识度不够
(二)预算编制缺乏客观性
(三)缺乏有效控制制度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
四、公司在实施全面预算问题上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内部员工管理意识不强
(二)全面预算编制导向不明确
(三)管控制度较差
(四)员工的工作积极较低
五、强化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认识
(二)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导向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四)建立健全员工机制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