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5)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22-02-23 17:41:45 |
文档分类: |
会计 |
浏览次数: |
1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5)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9189
|
目录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1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1 (二)盈余管理的主要特征 1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 2 (一)盈余管理动因 2 (二)资本市场动因 2 (三)债务契约动因 3 (四)避税动因 3 (五)避免政治成本动因 3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 3 (一)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3 (二)利用非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5 四、规范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5 (一)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弱化以利润表为核心的企业盈余信号作用 5 (二)会计准则执行应多管齐下,实现制定与执行并重 6 (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加大处罚力度 7 (四)提高投资者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7 参考文献 9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19世纪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一般是指利润平滑或是秘密准备等。 通常概念上的理解是: 盈余管理是在国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的调整甚至是操纵, 对当期的相关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人为的“加工”,从而实现自身的相关利益,使利益最大化[ 刘凌冰,张天萌.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解析——以大商股份为例[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01:37-39.]。可以说,盈余管理应该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在目前的我国,由于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完善,以及市场背景相对比较特殊,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这种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对广大投资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了误导。为了遏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财政部于 2006 年颁布实施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我国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本文也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