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
二、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抑制问题..................3
(一)、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3
(二)、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3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对策..............................................................3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3
(二)、加快农村金融制的改革和职能定位..........................................4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4
(四)、加快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4
(五)、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5
(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6
参考文献..........................................................................................7
一、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80年代初期,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弥补了原有体制下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的缺陷,使得濒临崩溃缘的农村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得以重建,农村金融有了极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也逐渐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围绕着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的业务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政策依据。这一时期,传统的金融理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既定的理论约束下,政策报告式的研究方法,即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的逻辑思维成为了主流模式,众多的研究是为政府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服务的。这种方法通常只追求农产品增加的短期目标而忽视农村收入的可持续性增长,并且仅仅强调信贷投放而忽视储蓄动员和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建设。[1]总结这段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传统方法的效果总体上都不好,最多是效果一般,其结论是基于如下三个标准做出的:(1)传统战略如瞄准问题和补贴在解决问题上是否成功;(2)传统方法的成本效率分析;(3)在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方面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