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22-02-22 12:50:22 |
文档分类: |
会计 |
浏览次数: |
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5257
|
摘要 盈余管理作为会计学和经济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它的发现和提出对公司管理当局的业绩评价相关。盈余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缺之严密性和代表性,客观上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操纵空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常用的主要手段为:资产重组、关联交易、巧用会计政策等手段来实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这些手段的形成大都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缺乏严密性和可操作性造成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经济活动中常见的现象,对外部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大,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我们正确评价资产质里和盈余管理水平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在探讨盈余管理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手段,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借鉴。
前言 目前,从世界范围看,困扰上市公司质量信号显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盈余管理问题。过度的盈余管理必然造成欺诈和取巧,对资本市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越来越关注,认为盈余管理行为盛行以使编制报告变成了数字游戏,严重危及了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替在的威胁。 在我国,由于存在制度的政治契约和特殊的公司约束机制,加之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及注册会计师的无效监督,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更为宽松和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大唐电信、浙江东方、东方银星、博讯、陆家嘴等案例都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