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
力量………………………………………………………………………………2
(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2
(三)中小企业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2
(四)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动作用……………………………………2
二、建立并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原则…………………2
(一)依法性原则………………………………………………………………2
(二)稳定性原则………………………………………………………………3
(三)成本效益性原则…………………………………………………………3
三、我国中小企业制度的缺陷和不足…………………………………………3
(一)会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3
(二)核算主体不清晰,违规问题严密………………………………………3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4
(四)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大企业要强烈…………………………4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制度的作用和意义……………………………3
(一)建立并改进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会计政策………………………3
(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3
(三)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力度………………………4
(四)完善我国相关法制建设,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全面发展…………4
结论………………………………………………………………………………5
参考文献…………………………………………………………………………5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
力量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