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 1
1绪论 3
2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4
2.1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4
2.1.1农村信用社股金构成不合理 4
2.1.2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5
2.1.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5
2.1.4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方向与其中小银行的性质有一定的背离 5
2.2.邮政储蓄“大流血”现象 6
2.3民间非正规金融借贷活跃,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农村的金融风险 7
3社区银行的概述 8
3.1社区银行的概念 8
3.2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 9
3.2.1资产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 9
3.2.2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效降低风险 9
3.2.3主要从事关系型信贷业务 10
3.2.4经营资本多元化 10
4社区银行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取向的分析 12
4.1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 12
4.1.1在微观上,社区银行能够满足农村的金融需要 12
4.1.2在宏观上,社区银行能够恢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 12
4.1.3社区银行可以解决农村与城市的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3
4.2发展社区银行的可行性 14
4.2.1我国的农村银行机构与美国社区银行有很多共同点 14
4.2.2农村金融机构建成为社区银行后将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 14
5.发展农村社区银行的路径探析 17
5.1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 17
5.2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进行改造,组建社区银行 18
5.3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 18
6. 结语 20
后 记 21
参考文献 22
摘 要
社区银行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种成功的银行经营模式。社区银行源自美国,它采取了典型的“求异型战略”,在目标客户、服务区域及业务品种的选择上凸现了自身特色,以其经营机制灵活、能有效地解决信贷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中小客户和居民的金融需求而获得空前的发展,取得了不逊于大银行的经营业绩。在我国,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总体资产规模看,农村金融机构都是中小银行体系的主体。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经营业绩与国有四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进行研究揭示了社区银行的竞争力所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发掘对我国金融业有所裨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