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储蓄的意义和作用

储蓄的意义和作用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4-07-03 03:18:15
文档分类: 金融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储蓄的意义和作用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9773
目 录
摘要2
一、储蓄的概念及基本理论3
(一)储蓄与储蓄率的基本概念3
1. 储蓄与储蓄率的定义3
2. 储蓄的分类3
3. 居民储蓄的口径4
(二)居民储蓄的基本理论4
1. 过度储蓄理论4
2.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4
3.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4
4.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4
5. 生命周期假说5
二、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5
(一) 存款自愿6
(二)取款自由6
(三)存款有息6
(四)为储户保密6
三、储蓄的作用6
(一)我国居民储蓄的正面效应6
1.增加居民储蓄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和消费增长速度的稳定性6
2.增加居民储蓄有利于国家保持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6
3.增加居民储蓄有利于银行信用的切实保障和增加6
4.增加居民储蓄也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6
5.增加居民储蓄将有利于国家对经济周期的各项调控政策的落实6
6.增加居民储蓄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效果6
(二)我国居民储蓄的消极效应7
1.过度储蓄将削弱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使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7
2.过度储蓄将给市场造成巨大的货币压力,容易推动实际的通货膨胀或形成隐蔽型通货膨胀;或者相反,容易加深经济的不景气状态。7
3.过度储蓄还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利息负担,不利于信贷质量的提高7
4.过度储蓄是一种变相的“强迫储蓄”8
参考文献8
致谢9

内 容 摘 要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储蓄余额一直处于高增长态势,居民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特别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近年来,国内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少,我国最终消费量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居民消费,所以最终消费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水平的降低,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降低必然反映出我国居民储蓄率的不断提高。不可否认,高储蓄率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成为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巨额的居民储蓄给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压力。高储蓄率,低消费率导致我国内需疲软,要想促进经济增长只有依靠投资和出口,而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并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刺激消费,因此,将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合理有效的转化为居民消费率对我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生命周期理论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实施中的问..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