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战争时期中国银行的特点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4-03-26 03:33:53 |
文档分类: |
金融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战争时期中国银行的特点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9882
|
目 录
内 容 摘 要2 一、复杂多样的特征与当时的战争军方有着密切的关系3 (一)与国民军统的特殊关系3 (二)与西方诸国军领的特殊关系4 二、回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新设的银行较此时期之前的银行数量增长多、资本规模庞大。5 (一)新设银行数量的增多5 (二)新设银行的规模庞大6 三、受到国民政府并在列强压力手腕下形成金融政策与银行法律法规的极大影响,而不是由市场的需求因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6 (一)列强压力手腕下地国名金融政策的影响6 (二)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出台银行法律法规8 四、先进西方国家的银行理论的普及10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内 容 摘 要
1918年至1937年,即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这段时期,银行业在我国从开始萌芽到起步发展,而这一段特殊时期的金融支柱萌生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在经济方面,它不仅留下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留下了外来经济组织和制度在中国土地上成长的独特轨迹。纵观古今,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华夏之文化总能够在每一次腾飞之时展现出那包容的心怀,而这么一个外来的产物交融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从命民众起居生活到社会政局,带来了其独特的变革与发展。这份遗产,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这段时期特别是1927年至1937年中国银行业的考察,发现这段时期的中国银行业的特点是:不仅仅让外来经济组织“银行”全盘在中国土地发展,同时也把中国已有且历史悠久的银行组织形式——钱庄、钱柜等与外来经济组织融合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大熔炉融化了中西“银行”产物,为银行发展成为金融业的最大支柱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种特殊发展的阶段,且偏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银行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适合群众的“投资”或者说是存钱的地方,至今一直影响者人们的消费、投资行为,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作用。
关键字: 世界大战; 中国银行业; 融合发展; 投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