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
(二)、研究方法………………………………………………………………………..2
(三)、研究思路与预期成果……………………………………………………………2
二、我国储蓄与投资的计量经济研究. …………………………………………………2
(一)、实证分析............................................................3
(二)、 储蓄与投资间的因果关系检验…………………………………….………..3
1、 变量I 与变量 S 的协整检验.........................................3
(三)、储蓄与投资的方差分解……………………………………………………..4
(四)、主要结论………………………………………………………………………5
三、储蓄变化对中同经济增长的贡献…………………………………………………..6
四、储蓄向投资转化……………………………………………………...………..…6
(一)、储蓄与投资的概念及联系……………………………………………………….……6
(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经济前提……………………………………………..…………7
(三)、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经济前提………………………………….………………………7
(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8
1、直接转化机制直接转化机制有两层含义…………………………………………...8
2、间接转化机制间接转化机制………………………….…………………………….8
(五)、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障碍……………………………..…………..……………….….8
1、政府………………………………………………………………….………………..8
2、企业…………………………………………………………………………………..9
3、金融机构 …………………………………………………………..………………..9
4、居民…………………………………………………………………………………..9
(六)、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失衡…………………………………………………….10
1、从我国经济运行过程来看虚假储蓄产生的三种情况………………………….…10
(1)、财政向银行进行透支超越银行正式资金来源……………………………..10
(2)、物质产品的损耗或损失社会产品的价值形态和实用价值形态是分离的….10
(3)、银行贷款投放的失误银行脱离生产和物质供应基础…………..………....11
2、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投资倾向相对过强,储蓄和积累能力相对过弱…………11
五、完善储蓄—投资机制的政策建议…………………………………………….…………13
(一)、扩大居民的直接投资领域,实现居民储蓄到投资的直接转化.............13
(二)、推进银行体制与国有企业的改革....................................13
(三)、调整政府财政投资的事权范围.....................................13
(四)、彻底打破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13
内 容 摘 要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每年GDP以较高比率增长,其中高储蓄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本文利用索洛模型分析了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建立对教线性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探祈了储蓄和投资的关系、转化机制以及其中存在的种种障碍。然而,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储蓄在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受到阻塞,导致我国投资率长期低于储蓄率,引起我国宏现经济失衡,也造成我国储蓄资源极大的闲置,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显著的短期动态调整机制,但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实际经济数据表明,储蓄向投资转化不力正是我国经济中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政府通过扩大国债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的高速发展,必须平衡好投资、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需要充分重视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保持我国储蓄额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首先提高投资效益和效率,扩大投资需求。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减少系统内的储蓄流失并提高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同时采取必要和有力的政策措施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储蓄一投资;Granger 因果关系;我国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