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4-03-26 01:16:53 |
文档分类: |
金融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6652
|
目 录
1、引言4 2、中国近年货币政策现状4 2.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5 2.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 2.3稳健的货币政策6 2.3依然稳健的货币政策7 3、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8 3.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10 3.2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11 3.3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11 3.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12 3.5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12 4、结论…………………………………………………………………………………………………...……12
内 容 摘 要
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对其选择的科学与正确与否尤为重要。自中央银行产生以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便是各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四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的这四大目标之间并非毫无联系的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因此,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运行时,便不可能兼顾所有目标,这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在一个国家的所处的经济环境、面临的经济问题和推崇的经济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是不同的。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总会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对目标有所侧重。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大致上可分为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和多重目标论三种观点。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目标组合,既充分遵循了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一般规律,又符合现阶段国情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此目标是我国体制转换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科学的具有充分可行性的选择。货币政策涉及面广,对经济的影响广泛,在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过程中既不能一味地复制西方的具体经验,也不能盲目独断,我行我素。最科学的方法时在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目标规则;币值稳定;经济增长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