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降压效果的研究
摘 要
目的:观察护士执行心理干预措施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6 例。纳入标准: ①临床确诊高血压(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高血压学会对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140 mmHg 和(或) 舒张压> 90 mmHg 即为高血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②都是给予同一类(AECI 类) 降压药物治疗; ③年龄在60 岁或以上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 例在药物治疗相同下再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50例不采取心理干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 0105) ,具有可比性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药物治疗相同情况下,分别采用干预法(56 例) 和常规法(50 例) 进行护理,4 周后观察降压效果。
结果:在执行心理干预措施4周后,观察两组的降压结果,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4.6 % , 显效28.6 %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 %和16 % ,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 P = 0.01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结论:1.老年人心理干预的特殊性,单一的心理护理模式并不是对所有的患者能起作用,对不同亚群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2.护士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应。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3. 通过心理干预提高降压效果,改变患者的认知、态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高血压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
关键词: 高血压;老年人;心理干预
目 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目 录 VI
1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目的 2
1.3关键词及定义 2
1.4文献回顾 2
2 研究设计 5
2.1研究设计 5
2.2研究对象 5
2.3研究工具与方法 5
2.4研究步骤 5
2.5 统计分析 5
3.结果 7
4.讨论 8
4.1老年人心理干预的特殊性 8
4.2护士是心理干预的主体 8
5.推论与建议 9
5.1结论 9
5.2建议 9
5.3本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