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股票期权计划在现代企业长期激励薪酬中的应用分析_答辩问题 |
 |
上传会员: |
panmeimei |
提交日期: |
2023-11-18 23:41:55 |
文档分类: |
人力资源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答辩问题
第一,股票期权计划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答:1.人力产权与劳动者剩余价值索取权;2.委托代理理论;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组织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难点何在? 答:1.管理者与员工的利益最大化取得是挂钩在未来的股票价格水平之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期权所有者就完全可能根据期权行使得期限情况,人为地设计提高股价的方案并付诸实际操作,实现股票期权激励下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这样做是不是会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原有股东利益的最大化;2.股票期权的发行虽然没有导致负债的发生,也没有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是仍应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确认由此而引起的报酬费用。 第三,请运用股票期权计划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特定组织的特定案例? 答:现在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境内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制度的完善,在某些情况下,实行股票期权难以变成真正的激励措施。2011年4月28日,中能电气(股票代码300062)发布公告,宣布中止正在顺利进行中的方案。中能电气称,截至公告之时,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已报备至证监会,而自决议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审议和披露股权激励计划。按照中能电气的解释,公司不断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未来新纳入企业的核心业务骨干也将成为公司迫切需要激励的对象,激励的范围已经或即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有计划已不能满足企业迅速扩张对人才激励的需求。但是,如果按照当初的方案,激励对象被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为37.49元,而中能电气在中止方案前一日的收盘价为28.60元。当初提出的行权条件,已被证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应当考虑到企业实际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充分认识到市场的效率。否则,激励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