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20 16:54:22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6566
目 录
1. 贷款风险的概念与辨析
2. 贷款风险种类
3. 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4.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主要表现
5.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6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
7.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内 容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一直是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贷款风险通常是对贷款人而言的。从贷款人角度来考察,贷款风险是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前识别和有效控制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现代金融企业的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贷款风险的概念与辨析
贷款风险与风险贷款也是有区别的。常说的风险贷款实际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不良贷款,亦即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贷款本息的回收已经发生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收回;另一种是指高风险贷款,如科技贷款,这种贷款本息回收的不确定性很大,贷款人在承担了较大的贷款风险的同时,有可能取得较大收益。
贷款风险与信用风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活动中,不仅银行信用有信用风险,国家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以及民间信用都存在信用风险,对贷款人来说,贷款风险最主要的是信用风险,但贷款风险除了信用风险之外,还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
贷款风险种类
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具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损失风险,其二为收益风险。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讨论贷款风险的防范,即损失风险的防范。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又是不良贷款的防范。根据国际惯例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种不同的档次:(1)正常(2)关注(3)次级(4)可疑(5)损失。
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要求
1.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要利用改制上市之机,根据股权结构变化,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由银行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作为全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决策,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具体实施对本行风险的全面管理,推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执行层面上要改变以前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业务部门也要逐步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岗位,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各部门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对其业务风险负责,使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与此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加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权利、责任、利益边界明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规范、管理科学、内控严密、运转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 
  2.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 
  无数事例说明,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在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们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一方面要提高员工法制观念,使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约束力,夯实风险防范根基;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业务上的风险估计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刻警觉,养成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办事的习惯,形成防范风险的安全屏障。 
  3.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核指标的制定要全面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银行的长远经营目标、不能误导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规模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作为决策层绝不应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不能让利润或经营规模掩盖一切;否则可能对管理层和经营层传达错误信息,以增加风险为代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内控环境。要减少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利润、不良资产控制为主,业务规模为辅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商业银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平衡,最终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4.完善内部核查机制和奖惩制度、防止风险的蔓延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那些在执行制度、办理业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执行内控表现优异的业务人员应有所激励。对违规经营及形成不良资产的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要严格执行;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心。对各类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姑息迁就,以达到处罚一部分教育一大片的目的。 
  5.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金融信息报告与披露制度,增强金融机构经营及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报告与披露的基本数据、指标、范闱及时间频率等。在此基础上,金融监管当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识别和预警方法体系,包括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及早向金融机构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及早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6.借鉴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增强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 
  (1)要逐步重视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及其分配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银行经营不单要考虑预期损失、还要考虑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以呆账准备金的形式已被计入了银行经营成本、并在银行提供的产品的价格一如贷款利率中得到了补偿,已不构成真正的风险。真正的风险是非预期损失,所以经济资本要成为银行确定其风险控制边界的基础: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实际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通过一些途径增加实际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 
  (2)国外商业银行常用RAROC指标作为风险控制机制的高效衡量指标。RAROC指标计算公式为RAROC一(利润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以RA—R0C指标为工具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把风险控制工作融合在银行各项业务工作中。银行各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都可以计算自己的RAROC指标、并且相互间可以直接对RAROC指标的高低进行比较。这样、以RAROC指标为基础、银行由过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单独分析、孤立管理,转变到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RAROC指标为纽带,使各种风险的管理联系起来,在银行总体范围内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 
  (3)加强对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根据风险度量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库,针对我国的具体经济环境的特点,分别建立侧重市场风险、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各自不同特点的风险度量模型。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预测和定量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主要表现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首要特征。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在剥离了1.4万亿后,不良贷款比率按五级分类口径仍较高,已超过20%(发达国家平均为2%),风险隐患较大。这些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银行稀释和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目前还比较弱。当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一些银行对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盲目贷款,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可能产生大量的新增不良贷款。减少新增不良资产,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化解银行风险任务艰巨。   二是资本充足率离巴塞尔协议规定(8%)还有一定差距,距国际先进银行(30%)有很大距离,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四是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触目惊心,而金融企业的防范机制和内部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一些银行急于扩张业务和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忽略风险和成本,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致使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往往是金融犯罪分子窥视的焦点。   五是银行风险出现新转化: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财政性支出,财政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贷款周期长、规模大、增长快,信贷的分散风险向集中风险转化;有些地方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形成房地产贷款巨大风险,抵债资产逐年增加,虚假按揭、重复抵押骗取银行贷款,信贷的即期风险向其他资产的远期风险转化。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实质是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机构色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换,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内涵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它是以两权分离,按期偿还为本质特征的特殊价值运动,贷款风险是指清偿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无力清偿银行贷款本息,使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呆帐损失。所谓贷款风险管理,是指银行运用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对信贷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贷款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处理,防范和降低风险损失的发生,以及对信贷活动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的贷款收益的信贷调控行为。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银行商业化,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企业实体,首要的任务必须按风险原则管理资产,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2.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实现资金资源分配的最佳组合。通过贷款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依据风险分散的原理将贷款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既有效地降低了银行放款的风险,又使银行的利润水平相对确定,达到贷款资金的有效利用。
(2)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银行系统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商业银行的运行状况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贷款失控,导致银行的重大损失必然会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招致金融体系的动荡和经济的衰退。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就成为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可靠保证。
(3.)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在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三者统一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而银行风险管理的宗旨正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风险收益。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信贷业务需要商业银行承担风险、控制风险并在风险管理中获得收益不断提升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 1.树立审慎经营、持续规范的发展观念以审慎经营、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落实商业银行的发展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宏观环境如何变化坚持制止以牺牲信贷资产质量为代价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协调保证信贷业务发展与自身的调控能力和管理能力相适应;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短期发展服从长期发展的要求切实把握好发展的节奏真正做到对股东、银行、客户、员工负责 审慎经营的本质是要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将资本、效益和风险综合平衡的经营理念落实到信贷业务管理活动中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根本转变;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紧紧围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制定实际的信贷业务发展战略明确资产经营理念、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贯彻到底促进信贷业务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2.彻底变革信贷管理方式努力实现从单纯速度向与效益相统一转变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集约管理转变;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平衡风险与资本相匹配的理念坚持信贷业务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发展3.加快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步伐从体制上严防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产生要尽快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不断优化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体系和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关键是建立权利制衡机制对审贷权利加以制约同时强化外部监督的透明 4.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降低支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支行首贷户审批零权利;另一方面设立风险管理部、放款中心建立科学的授信业务流程同时从政策制定、指引授信、方案设计、行业授信、余额限制、项目进入与退出指引等方面加强对授信业务的管理使管理关口前移 5.对信贷业务“三查”制度细化升级将信用风险度量尺度从传统的以担保抵押为主转变到以客户现金流量分析和还贷能力的判断、预测为主同时,全面落实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高管层及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逐级签订风险责任状,成功的构筑有效的“信贷风险防火墙” 6.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信贷综合管理通过系统对业务的前期调查、复查符合、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业务分析、档案管理都设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将信贷政策的制度固化到相应的计算机系统中如果违章操作系统会自动拒绝避免了人为因素 7.要努力争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呼吁尽快完善与金融业有关的法律体系打击债务人恶意逃债的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诚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持也有待改善因此在信贷管理中应树立审慎经营、持续规范的发展观尽快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效制衡的内部管理架构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贷款风险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针对我国信用评级体制的不完善,建立资信评估机制,对企业的资金状况、经营现状、产品销售情况及发展前景等加以量化,运用各种财务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尤其应该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变化,确保贷款投向准确,为贷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建立贷款责任制和集体审批制度,将贷款的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用严格的贷款责任制约束信贷人员的行为规范,做到谁贷款谁负责,发生贷款损失时,严格追究贷款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适当的处罚;同时对业绩优良的信贷人员进行奖励,给予其足够的工作动力。
第三,建立各种评审机制,做到以防为主,努力转化及时补偿,要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方向、贷款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化解因企业经营不利和改变贷款资金用途造成的贷款风险。按不同的授信对象和资产类型,划分风险基本权数,同时根据企业的信誉标准评定贷款企业信用等级,并成立企业信用评估委员会和贷款审批委员会,对资产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以风险变换系数与贷款方式的风险基础系数作为评价企业贷款风险度的标准。
第四,建立贷款风险的追索机制,开展信贷资产的清理工作,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组织清收工作。检查抵押财产的完好程度和担保人的代偿能力有无变化,关注抵押财产价值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企业出售,转移抵押等情况
第五,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特别是信贷人员的素质。贷款风险的大小与信贷管理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信贷管理人员素质好,贷款风险可以大大降低,反之,则会大大增加贷款风险。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培育新生力量,吸收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有一定银行工作经验的青年人充实信贷队伍,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每年给予信贷人员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培训,以提升其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总结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生俱来就具有风险,而大量的不良贷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不良贷款的原因既有外部的政策原因,也有银行内部的原因,即贷款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只有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贷款风险管理制度本身以及其制度的强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李志刚 .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天津,《财经科学》2013年期刊
娄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范天红.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冯禄成.《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技术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1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下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货款风险管理制度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