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当前我国寿险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当前我国寿险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15 12:21:53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当前我国寿险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7107
目 录
内容摘要- -------------------------------------------------2
当前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3
我国寿险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之处------------------ 5
我国寿险业存在困难与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7
我国寿险业科学发展的战略对策--------------------------9

内 容 摘 要
【摘要】: 
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 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国入世整整10年的历史性时刻。保险业作为中国入世谈判的焦点和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在我国整个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近10年来,我国保险业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在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完善现代监管体系、提高行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保险市场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当前,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整个保险行业在优化资产配置、化解投资运作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寿险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最近两年来保险业的发展状况: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保险业坚持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稳增长,努力克服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整个保险行业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站在更高起点上的我国保险业迎来了“政府支持、资本看好、监管加强,社会需求”的发展前景,不论是财务产保险业务,还是人身保险业务,均继续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
行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业务指标平稳发展
2011年1-10月,寿险公司规模保费9538亿元,同期比较增长5.5%。2011年前三个季度 ,七大寿险公司(市场份额约达84%)累计实现新业务价值413亿元,增速较新保单保费增速高达17.6%,传统保障性业务增长较快,意外险、健康险同比分别增长19.6%、15.4%,业务价值明显好于规模增长。
2012年12月,根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1-11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6.77%。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4805亿元,同比增长15.25%;而寿险依旧维持低迷状态,实现保费收入8284.33亿元,同比增长1.77%。截至11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已达6.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1%。
(二)保险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保险资金运用较为稳健。
2012年,我国保险资产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截至2012年9月底,保险业资产总额68999亿元,较2011年底的60138亿元增加了8861亿元,增长了14.73%。2012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继续坚持了稳健的经营理念。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保险业投资总额41804亿元,较2011年底的37737亿元增加4067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余额21979亿元,占比52.58%,较2011年底的17737亿元增加4242亿元,增幅较大;而保险资金用于国债、基金和股票等方面的投资为19825亿元,较2011年底20000亿元减少了175亿元。整个行业继续坚持稳健的投资理念。
(三)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稳健,优胜劣汰机制显现。
2012年以来,我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目呈减少趋势。截至2012年6月末,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1家,较2011年同期减少37家。虽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目在减少,但是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的保费收入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12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94.22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8.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保监会2012年积极引导保险中介市场规模化,加大力度推动保险中介市场转型升级。
(四)注重保障保险消费者权益,保险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进入2012年以来,保监会继续提升监管水平、努力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利益。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办结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事项11583个,办结率达93.68%,帮助消费者维护经济利益总计17177.16万元。全国各级保险行业协会共受理各类保险合同纠纷调处申请11013件,实际调处754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466.24万元。
(五)国家新政法规相继出台,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1、2012年9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局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 》。
作为金融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保险业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规划》的重点。作为指导我国保险业2011—2015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将对我国保险业今后5年的行业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2、“大病医保”新政亮相,积极服务国家医保改革。
2012年8月30日,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由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医保制度全面铺开,它是对我国医保改革制度的一项重大推动。通过由政府出资购买商业保险的专业服务,为今后开展政府与商业保险机构医保发展提供新思路,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它为今后开展养老等其他类似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3、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投资政策进一步防开。
为了解决投资收益率不高等问题,2012年中国保监会连续发布了10条投资新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对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将产生良好的利益驱动。
4、发布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中介业务检查加强。
2011年3月,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这是迄今为止两大监管机构对银保市场较为全面的规范性文件,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银保市场秩序、指导银保监管工作将发挥积极作用。
2011年,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的力度,治理中介业务乱象。2011年全年共检查保险基层机构103个,涵盖33家省级分支机构和20家保险法人,延伸检查保险中介机构120家,查实违法违规套取资金8065.8万元,涉及保费8.55亿元。依法处理保险公司各级各类管理人员87名、保险机构55家、保险中介机构54家。针对检查情况,保监会还对14家保险总公司发出监管函,详细通报各公司被查、基层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并提出综合性的整改要求。
当前行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近年来,保险业虽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国家保险业相比,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制度建设与自身发展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保险业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开始逐步显现,保险业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这些问题势必会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行业形象需要提升。一直以来,保险业声誉不佳、社会认同度不够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认同度不够高。理赔难、销售误导、推销扰民等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反映强烈,导致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不够高。二是基层从业人员信心不足。保险业基层员工压力大,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感觉被人瞧不起,对自身发展信心不足。三是社会认同度不够高。行业总体上仍停留在争抢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为了揽到业务不惜弄虚作假,违法违规,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些问题正在不断地侵蚀保险业发展的诚信基础,严重损害了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
(二)经营管理模式较为粗放。近些年来,保险业的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几十年来沿袭下来的粗放发展模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保险行业经营管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水平,一些机构以争抢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为首要目标,有的公司甚至不惜违法违规,不顾成本效益,一味追求速度规模和市场份额。许多保险公司主要依靠设机构、铺摊子来实现业务增长,而忽视了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的提升,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三)保险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强。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上仍存在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问题。产险市场高度依赖车险、寿险市场上分红险占比过高的业务结构存在风险。各家保险公司的主力险种大多很类似,多是对少数大保险公司自主研发推出保险产品进行局部改造后的模仿,因此,造成保险市场上产品结构雷同的现状较多,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尽管产品数量不少,但真正能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选择的产品仍然不多。
(四)保险人才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保险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营销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高级管理人员缺乏与保险专业技术人才奇缺这三个方面上。整体上看,保险业进入门槛低,人员学历低,精通保险、擅长管理的中高端人才严重不足。营销员队伍中很大一部分人员只有高中学历,很多是下岗再就业人员,能力和素质偏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也普遍缺乏,许多分公司一级特别是支公司一级的高管人员的能力与职位不符。另外,核保核赔人才、风险管理人才、资金运用人才等几类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奇缺,都使得当前保险业的快速良好发展受到制约。
造成当前行业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
从最近两年的业务发展数据不难发现,我国寿险业务增速明显放缓,业务发展遭遇了瓶颈。特别是今年以来,保险业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当前主要面临着业务增速下滑、偿付能力下降、投资收益下行、经营效益下挫的多重巨大压力。
本人以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外部大环境的原因: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压力。
2、寿险产品存在缺陷,产品竞争力下降。
许多寿险产品轻保障,重储蓄投资,与银行储蓄投资产品差别不大,一旦宏观形势发生变化,就可能出现所谓“与银行理财产品竞争乏力”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集中度过高。目前,分红险在寿险业务中占比超过80%。不公寿险公司之间产品缺乏差异性,与储蓄、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也缺乏差异性,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较易出现业务大起大落。二是产品投资属性偏重,竞争力不强。目前,寿险业务大多是投资理财型产品,保障程度偏弱,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下行、利率走高的环境下,难以与其他金融产品形成竞争优势,销售难度增大。三是保障功能发挥不充分。寿险产品保障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传统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包括养老金、健康险、定期寿险、终身险等。一方面,此类产品在定价上受到2.5%预定利率上限的约束,价格偏高,对客户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尽管广大群众对养老、健康保障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由于缺乏税收政策支持,难以激发客户的购买意愿。从国外经验看,养老、健康险业务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有力支持。
3、销售渠道面临瓶颈。一是个人营销管理模式需要改进。个人营销模式引入国内以来,对推动寿险行业壮大发挥了重要贡献,成为十几年来寿险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但随着劳动力人口增长放缓、人均收入提升,传统营销管理模式的一些特点逐渐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适应。近10年来,营销员数量复合增长率约为13%,而人均产能的复合增长率仅为3%左右。2010年,营销员人均收入1640元,首次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元,加上税收、社保影响,职业吸引力大幅下降,增员难、留存难,这种大进大出、低素质、低产能、低收入的传统营销管理模式难以为继。二是银保渠道合作模式亟待变革。无论从国际寿险业的发展轨迹看,还是从国内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生态环境看,银保渠道都是寿险业的重要渠道。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对政策需要逐步使用的过程,银保业务尚没有质的飞越。从长期看,银保之间如果仍然维持浅层次的合作模式,保险公司将继续处于弱势地位,必须寻求合作模式的改革与突破。
4、资本补充渠道狭窄。寿险业要持续稳健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本保障。2011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波动影响了保险资金运用收益,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普遍面临较大压力,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加大了公司的融资难度,提高了融资成本。与国外同业和国内银行业相比,我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为较为狭窄。除了自身业务经营的盈利外,外源性融资方式只有股东注资、公开上市和发行次级债务三种方式。
5、资产管理能力不强。
寿险行业已经进入“负债驱动投资、投资带动负债”两个轮子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资产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寿险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保险资产管理主要委托内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比例管理比较严格。相对于快速变化的资本市场,保险资产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6、寿险公司服务存在缺陷,行业形象不佳。
由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业务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销售误导、理赔困难的情况发生,致使客户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销售误导、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整个保险行业整体形象满意度较低。
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保险业几十年来形成的粗放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要了,保险业想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必须加快自身的转型和创新,向精细化经营转变,要在销售渠道、产品开发、服务方式和资金运用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改革创新。
当前促进我国寿险业科学、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转变经营观念,坚持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当前,行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必须确实转变经营观念,实实在在做保险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牢固树立公司结构调整的三个原则:
即:寿险业必须始终坚持做能够发挥行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做有价值的业务;做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险需求的业务;寿险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以发展风险保障型业务和长期储蓄型业务为主的业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确实提高寿险业的综合竞争力。
争取政策支持,服务客户需求,促进产品创新。
1、是以大力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养老险、健康险等保险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发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积极性。2、是择机放开传统寿险、健康险、养老险的费率。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产品的合理定价,让利于消费者,促进保障型产品发展。3、是引导行业发展优势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投资建设,搭建养老、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实现寿险业从提供单一保险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向提供综合保险服务的创新经营模式转变。四是推动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机制。鼓励公司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开发有需求的产品。
三、鼓励和支持寿险业销售渠道创新。
1、进一步完善个人营销制度。个人营销是寿险业核心渠道和重要的价值来源。应从提升素质、提高产能、增加收入、改善形象等方面入手,鼓励公司自主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营销改革方式和路径;适当调整或放开营销员销售佣金比例限制,提高营销员收入。2、鼓励银保深层次合作。将银保渠道定位为寿险客户资源的主要来源、业务价值的重要来源,鼓励保险公司通过互补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资本纽带,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保险公司积极探索银行柜台外的创新销售模式。3、放松团险渠道监管限制,给公司更多的灵活度,激发发展活力。
4、积极鼓励电销、网销、交叉销售等渠道创新,改革现有政策不适宜或滞后的地方,发挥新渠道借助电子化手段、经营成本低的特点和优势,努力促进渠道多元化经营。
四、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投资渠道,提升寿险业资产管理能力。
结合当前资本市场和保险业务发展形势,借鉴国内社保基金、国际保险业投资管理的成熟经验,创新和完善投资管理监管政策。一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强对权益类投资比例管理的灵活性。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研究将一定比例的保险资金委托外部机构进行投资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监管规定,增强操作性;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适应寿险业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要求。
五、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更加注重风险防范。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与合作。1、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2、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3、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
我国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是世界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腾飞、高新科技的发展、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他广阔前景的同时,也承受着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和不断创新的压力,保险公司将被推置于更富有挑战的激烈竞争的保险市场之中。我国保险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势头和快速的发展步伐,努力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改革以及推进行业整顿和规范保险市场的经营势在必行。
我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人民的保险意识正在逐渐增强。随着保险行业的日益规范,保险保障势必更加健全。今后我国保险行业的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大发展趋势,将是时代的呼唤,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国的保险业一定会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 考 文 献
[1]杨宁《中国保险业的现状、问题与分析》
[2]郑伟《中国保险业回眸与思考》
[3]银行家《中国保险业发展与回顾》
[4]陈文辉《中国寿险业的未来发展》
[5]王瑞梅《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
[6]丁孜山、丁蔚《保险发展与创新》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下一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表外业务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