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15 12:10:26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9022
目 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各阶段具体情况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争议问题的研究综述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评价与分析 五、“我”的解决方案
内 容 摘 要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行过程及内容,回顾了老年救济和老年福利政策,指出这些措施对于保证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快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养老保险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1951年,在全国城镇职工中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针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本文也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新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需要开展深入研究和适时做出政策调整,以利于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本文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改革效果上给以分析和评价,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增加政府责任等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府责任;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各阶段具体情况 
1.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
1984年10月, 在党的十全会二届三中上发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以一个城市为重点,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时代,开始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系统是新老传统的企业养缴费制度。在地区试点和劳动合同制工人个人缴费制度运行的基础上,个人缴费系统运行在1991年6月,国务院下的基础上出台了“决定老金负担不均衡问题很快暴露。
自1985年以来一直围绕重建养老保险社会规划为先导的整个系统,在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的新​​工人签订合同,并在合同工放在首位实行个人改革了养老保制度,为企业职工的改革”,宣布养老保险社会实施计划作为整体而言,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建立个人缴费的原则,要求逐步遍及全国各地,并提出以清除“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存款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国际流行的”三足鼎立“的安全理论相契合。
2.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
 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对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做出了三项原则规定:“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要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基金经营要分开”、“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这就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确定了基本原则。
 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将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三项原则付诸实施,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组合” (与个人账户的社会互助计划),并鼓励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存款养老保险。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情况,然后提出了措施的两个实施,并自由选择合适的甚至允许变化,导致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失去了统一。
1997年7月,在总结各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个人账户的规模和资金来源,统一了企业缴费比例,统一了养老金计发办法,同时将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也要逐步加入。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将原来n个行业的行业内养老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施省级统筹;养老金的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实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1999年1月,“社会保险费征缴临时条例”公布,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规范化、合法化的道路,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结算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支付全额赔偿。
200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我们计划改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以下简称“试点”)。“试点”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独立的企业或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2001年7月,第一次开始在辽宁省试点工作。
2003年10月16日的三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一些问题,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养老金账户一步一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从业人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救济基金、省级的基础上完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逐步实现省级统筹,基本满足国家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一部分计划作为一个整体。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收集支付扩大覆盖面,规范基金的监管,确保基金的安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结合社区安全、国家救济。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启动。下一阶段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主要任务: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个人养老金账户一步一步,完善基本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政策,扩大覆盖范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能力,在合理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画一个中央和地方政府与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做一个更好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决定”明确规定自2006年1月1日以来,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调整为8%,由个人缴费总额的11%,单位缴费划入个人帐户。”这条规则在社会引起了一场大风暴,再一次对社会的关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话题。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争议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城市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思想:主张政府仅为居民提供基本的退休收入保障,减少现有社会养老保险水平,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系统部分公积金系统转换;在确保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同时,加强其他支柱的建设。
 如刘昌平(2010)指出:“由于历史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转换成本的责任不清楚,加上“不是第一次丰富老”的社会经济现实,导致再次陷入困境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包括该基金关闭,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和企业的负担,缺乏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等提出的完全分离等所有信用体系,建立国家养老金和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制度改革建议。”
 郑秉文(2005)指出,中国当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只覆盖城镇职工的一部分,成立于2002年,职工在城市就业的人数基本养老保险从业人员总数的44.9%和15.1%的国家工作人员,有相当大的城镇从业人员,非农业不是基本养老保险从业人员学习,并从我国现状看,在短期内很难继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需要依赖家人或其他“基本养老保险系统”解决老问题的安全,这是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会逐渐下降90%至60%以下,到85年,这也提供了一个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他还指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年金的发展,商业保险不冲突,这两个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不能完全取代对方,所以你不能因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的不完美而忽略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就越高。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分散风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改善了安全特性。公共养老金计划旨在提供收入补偿所有老年人,因此是低水平
 仇雨林(2004)指出企业年金是公共年金的重要补充和扩大,提的收入保障。企业年金是对基本养老金的补充,是第二份老年收入。在工业化国家,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一般为20一30%,与公共年金合起来可达到60一70%的总替代率水平。
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来看,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做真正的个人账户,真正的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的混合动力系统。。如穆怀中、柳清瑞(2006)在对辽宁省做实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支出的效应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完全有其可行性;潘新胜(2007)个人帐户不仅要做,而且应该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动态平衡,成为主要的补充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1990年,亚洲平均6.8%,我国为8.9%。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这一比例将达到18%,到2026年,世界将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集中在中国。但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方法采用接近配音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基金现在更好,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会导致货币需求急剧增长,社会负担日渐沉重。 
2、政府包办养老保险。
政府制定了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让国家、企业承担了重担,参与者无法负担的一部分,也挤出商业空间发展的人寿保险。过去的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积累养老金。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导致政府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上直接的隐性负债,形成巨大的转换成本,通过各种测量可以是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中国的养老保险转换成本非常高。
3、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混乱。
一方面非国有经济尚未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政府扩大养老保险政策收效甚微。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建立联合政府,企业和个人,但是对于非国有经济,政府不应该承担自己的职责,建立企业承担的全部费用,职工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只能依靠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成本远远高于奖黄金或股息的方式补偿工人成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机严重削弱,养老保险覆盖面狭窄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四、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评价与分析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目标远未达到,各种关系远未理顺,系统还远未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如果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出深刻反思,你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和功能定位不当。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本地化的目标,可能是任何市场主义经济国家都难以实现的。
1.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
以经济自由主义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建立的指导思想。表现为促进治理模式,往往是资助,市场化、私有化,私有化,过于强调个人的自我养老保障责任,与世界银行的“三大支柱”模式来构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基本上是属于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指导。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政府的负担,避免政府的责任。中国“统账结合”制度的一部分资金是强调私有化,避免创建政府的责任建立一个个人账户,强调个人责任,企业和个人承担的高贡献率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的,,更大的规模和基金和个人账户统筹基金混账管理,为了统筹基金可以透支个人账户基金,由于政府逃避责任是转换成本。事实上,即使是新自由主义的典型反射智利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政府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责任,如过渡成本,增加养老基金监管,以确保最低的付款,提供索引债券为了保护老年人生活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等。私有化不等于政府可以留下来,但是意味着政策的变化范围。
2.对于养老功能的认识
 把养老的功能与经济发展的功能混为一体,忽视公共养老金制度自身的基本的制度功能。由于中国养老金制度的设计和建设是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它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就不能不面对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下岗再就业等一系列特殊问题。于是,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功能也就提出了种种要求:既要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又要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既要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又要有利于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促进经济增长;既能减轻国家、企业和个人负担,又能维持不低的保障水平;既体现公平、又提高效率;既有利于政治稳定,又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当然是人人所欲,人人所求的。然而,任何制度及其体系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当然也不例外,它作为长期的、稳定的、规范的制度,不同于针对特殊问题的对策和应急措施。赋予其太多的责任,必然使其在实际运行中难尽人意,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大大削弱了设立公共养老金制度以保护老年人这一本质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的实现。养老金制度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老年人的贫困问题。在经济上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从而维护老年人的尊严,维护社会安定。对养老金制度无论怎样的改革、调整,都应当服务于其制度的根本目标,即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将强制性原则和经济功能结合在一起,在理论上是混乱的,其实践本身是危险的。
3.养老制度目标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矛盾
 由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出现的各自为政,个人账户空账,监管松懈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内部问题和冲突。一般来说,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其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将是不同的,通常有多个目标。我们可以针对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基本目标,基本保障居民被称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三是终极目标,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第二个是中间目标,也就是说,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也可以平,正义,使社会成员由于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差异和共同享受和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这三个目标一起构成了社会保障政策的目标系统。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在一个系统可以有多个目标同时,这些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围绕核心目标,然后系统的稳定性很好。
然而,如果一个系统是多个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所以系统的稳定性将面临挑战。如果这些目标更好的相互协调,系统将顺利当目标,但如果有不同的目标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混乱。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目标系统是由这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但上有很大的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一些严重的与现实脱节。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导致系统偏离预定目标。如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纳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是有效激励的关键。在金融的激励机制设计,“入口”和“出口”。山东省青岛市,标准的基本养老金每月55元,支付超过15年,每一年多再加上1%的基本养老金,也是基础养老金每月将超过0.55元,6.6元一年多,很明显,动力不大。同时加入部分人缴费补贴,补贴标准一般是每人每年30元,缴费选择优质标准,通常表示为适当的鼓励,而不是作为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和具体说明。一些地区的实践,参保人员选择优质得到钱缴费标准,基本上类似于存款保险,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这是由于参保人员倾向于选择低缴费标准类是重要的原因。在治疗条件,要求满60周岁,不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需要缴费,可以接受按月基本养老金,但孩子参保资格获取的需求。这包缴费违反自愿参保的原则系统的规定,违反了普惠价值在同一时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目标是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老年人享受社会养老福利政策之一,是给老年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应受他人或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互冲突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过于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支持项目”经济目标和作为“社会稳定器”的政治目标,“保证基本生活”的“民生”目标让位给“经济”和“政治”的目标,它常常使社会保障体系“目标”的民生,但等待。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得到了太多的“责任”,结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因为过于强调社会保障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支持工程”,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往往不是面向整个人或劳动力,但“私人关系”的关系是显著的: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和所有的党和政府机关、机构考虑太多,和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工人,和个体工商户考虑太少,对于农民和农民工,语言值比实际的行动。
另一方面,因为过于强调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稳定器”,政府制度建设是长期的输入,包括机会成本远远低于成本的临时紧急措施“花钱买稳定”。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的价值目标坚持经常导致“哭的孩子有奶吃”,提示“决策者”尴尬局面的形成,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基本目标之间的冲突和对社会保障的实际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我相信,可以有多个,但其基本目标只能有一个,在发挥作用的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特别是在低水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基本目标必须明确,其他目标应主要围绕这一目标,而不是对方,甚至不惜牺牲“基本生活目标”追求“经济”、“政治”的目标。 
4.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责任承担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在多层方面与政府主导作用有冲突。众所周知,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物品的性质不能依靠市场,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角色。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仅仅依靠政府也难以实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必须在社会责任的各个方面,包括商业保险,保险的合作、企业补充保险和国家强制保险体系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如果过于强调系统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往往会导致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社会保障责任自己,逃避他们的社会保障责任。
 从现实的根本情况来看,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限制在这个地区的财政能力。财政富裕地区,政府可能会拿出更多的钱来解决该地区的民生问题,社会安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财政收入无法贫困地区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种方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社会保障企业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政府和社会投资较大,社会保障倾向于建立一个更好的职业和安全系统;和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不仅是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差,和更少的社会支持,这些地区往往在此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他们非常应力性骨折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之间的差异,从而为借口忽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以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把主要精力和资源在城市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责任缺乏明确的定位,甚至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是不可行的,如果使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政策短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经常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的政府领导人的变化从一边到另一边。因此,由于缺乏政府责任长期缺乏保护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甚至和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项目覆盖的冲突和社会保障需求是非常明显的。
五、“我”的解决方案
1、养老保险基金多渠道筹集。
根据国际养老保险改革的成功经验,缴纳养老保险成本转换的三种主要融资渠道:第一,国有资产的转移。为我们的国家,完全依靠国有资产转移到满足养老保险的改革转换成本是不合适的。因为收入转移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质量,吸收能力的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的限制。
2、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建立了本公司职工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在我国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一方面,提高工作透明度,另一方面,应该增加的比例企业年金的养老保险制度。
3、提高退休年龄问题,增加缴费年限。
提高退休年龄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来解决养老保险基金不足,但作为养老制度的一个参与者当然不想让这成为唯一的办法。提前退休熟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和管理问题,只有通过提高退休年龄是很难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与其提高退休年龄,不如结束提前退休的政策,严格按照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可能比一般的关于提高退休年龄更合理也更人性化。实际上增加缴费年限是最好的方法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 一些国家规定法定缴费年限要达到30年才能领取养老金,达不到法定缴费年限就要扣减养老金,而我国目前法定缴费年限只有15年,最简单的计算15年按工资总额的28%缴费,要满足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养老金发放,增值率最高也达不到要求,况且我国养老金年增值率不到2%。可见法定缴费年限过短形成了很大的养老金缺口,给政府财政留下了巨大的包袱。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增加法定缴费年限迫在眉睫,如果说延长到缴费30年有困难,可以先延长到25年,将会大大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
总之,在中央和地方养老保险改革,企业和每个工人的利益,与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稳定的和可持续的财政,必须采取措施改革和完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尽快。
参 考 文 献
[1] 丁建定. 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版)[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 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肖金萍. 公共养老金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 刘贵平.“统帐结合”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欠及改进措施研究[J].社会保 障制度.1999(10) 
[6] 郑功成.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J]. 南方周末,2003
[7] 侯保疆. 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现状分析[A]. 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 2011年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下一篇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的对策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