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08 16:15:58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273
目 录
内 容 摘 要2
一、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3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
(一)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有利条件4
(二)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4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5
参 考 文 献7


内 容 摘 要
我国网络银行具有跳跃式发展的特点。 在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着缺乏安全性、基础设施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坚持国家统一CA 认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银行立法和监管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银行;发展现状;CA 认证;法律规范
 

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95 年 10 月 18 日, 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 它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 网络银行是以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 它的出现引发了传统银行业的一次巨大变革, 世界各大银行纷纷走上国际互联网, 开辟网络金融业务。 目前, 美国的网上银行已覆盖了除现金以外的所有零售银行业务和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在欧洲, 目前有超过 1200 家金融机构提供网上银行服务, 尤其在比利时和荷兰有九成以上银行都已能为客户提供网上银行服务。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紧跟这股潮流, 近年来也已经开始了网络银行的尝试, 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一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1996 年, 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金融服务业务:“ 一网通———网上支付” , 相继推出实现了个人金融服务的柜台、ATM 和客户的全国联网, 初步构造了中国网络银行的经营模式。 1997 年 10 月, 工商银行在因特网上建立银行主页,向外界宣传工商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 1998 年 3 月 6 日,中国银行成功地进行了第一笔电子交易。 到 1999 年, 各大银行都加快了网上银行的工作进程。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潜力很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 我国网络用户 1999年底已达 1000 万, 未来将保持 3 位数增长。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网上金融业务的大发展。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 也积极跟进发展网上金融业务。 香港自 2000 下半年以来, 已先后有 5 家银行发展网络银行, 即东亚银行、永隆银行 、美国亚洲银行、万国宝通银行和最近推出的上海商业银行。 东亚银行是首家推出全面综合性网络银行服务的, 已被视为香港网络银行先驱。另外, 汇丰银行去年宣布, 汇丰与美林将联合投入 10 亿美元作为开办资本, 组成全球首家提供网络银行及财富管理服务公司。 其目标在五年内取得盈利, 及争取 5000 万个客户。不过, 尽管香港的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速, 但与欧美地区相比, 仍落后了 3 至 5 年。
我国目前的网络银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1.跳跃式发展。 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络银行,一般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内部网络电子银行阶段和网络银行阶段。 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经历内部网络电子银行的发展阶段, 直接由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进入了网络银行发展阶段。
2.网络银行形式都是网络分支银行。 目前, 我国的网络银行尚无纯网络银行, 而都是网络分支银行, 因而其业务基本依赖于母行。
二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有利条件
1.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 我国已于九十年代中期建成为全国用户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中国 Internet 骨干网(CHINANET)。 随着政府的推动, 网络资费的下调, 网上信息资源的丰富, 网络用户正在大幅度增加。 中国互联网建设的发展和用户数的迅猛增长, 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经济的发展为中国银行网络化提供了客户机遇。 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 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并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成为银行网络化、个性化服务的对象, 因而被誉为“ 黄金客户群” 。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定位时, 可将此作为发展私人网上业务的首选目标。
3.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金融创新产品容易被模仿。因此我国在发展网络银行时, 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各大银行已经趋于成熟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样既避免了直接开发的高额成本, 又可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自身的创新。
4.国际大型信息企业对我国网络银行建设投入巨大热情。 IBM 、HP 等国际大公司为了抢占市场, 纷纷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合作, 已经在各大城市开展了各种网络银行尝试, 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大型信息企业具有建设网络银行的丰富经验, 他们的技术代表了国际领先水平, 他们的参与可以使我们在网络银行的建设中少走弯路, 紧跟网络银行发展的世界潮流。
(二)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迅速并且前景广阔, 但快速的发展,也使现有网络银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问题。 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信息在开放的网络上传输的安全性。 信息的安全性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的保密性、真实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目前信息安全保障的技术难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黑客、缺乏安全观念的管理人员和故障破坏的内部工作人员都威胁着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网络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电子资金转移(EFT)体系, 尤其是零售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我国虽然建起了多套电子支付系统, 但相互不能配合,效率不高, 形成了网络银行进一步发展的“ 瓶颈”。
3.银行和客户均尚未完全转变观念。 我国有长期使用现金结算的习惯, 因而接受网络货币这样“ 看不到、摸不着”的电子货币, 无疑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进程。 基于这些原因,许多商家对电子购物方式也持谨慎观望态度。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心理准备和商业环境支持。
4.有关网络银行和在线支付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网络银行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 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认定,承担仲裁结果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是现在难以解决的。
三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网络银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政府、中央银行、各家商业银行以及全社会应当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进行必要的准备, 为我国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的发展打好基础。
1.坚持以国家指定的统一 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中心作为安全认证机关。 目前, 由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科技司牵头, 联合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光大银行等 11 家商业银行共建金融权威认证中心(CA)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在线支付的标准性、安全性将有保障。
2.加强和完善网络银行立法和监管力度。 制定或修改适用于网络银行操作运行的法律规范, 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承担的国际条约, 来确保网络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 以保护消费者和提升公众对网络银行的信心。
3.宣传网络金融知识, 及时更新观念。 努力宣传网络金融知识, 增强大众网络金融意识, 让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 从而逐步转变观念, 为迎接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时代作好充分准备。
4.大力加强网络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继续发展 CHINANET , 继续发展“ 三金工程”, 特别是重点建设中国高速信息网。 中国高速信息网是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 是我国 21 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 是我国未来网络银行的最强基础支撑。
5.重视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同时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人才的培养。 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进行, 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 更需要具备充分的网络知识。 因而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成为网络银行发展的当务之急。网络银行是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是银行业的未来趋势。因此,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 网络化”这条生命线, 把握信息时代的脉搏, 加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建设。 随着 CHI-NANET 的大力建设, 网络用户的飞速增长, 以及政府上网的积极推动, 电子商务热潮汹涌,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伐正日益加快, 社会大众的知识和观念也正日益更新。 我们应该把握当前良好的发展契机, 积极创造条件, 使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孙森.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 
[2] 陶冬.关于美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的猜想[N. 经济参考报.2011.12 
[3]王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创新与发展[D].2011.4 
[4]梁晓燕.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障碍与对策[J].财经纵横.2010.3 
[5]梅圣华.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内部管理初探[J].管理方略.2010.5 
[6]祝凌曦.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 
[7]彭晖,吴拥政.网络金融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8] 李兴智.网上银行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许文新.金融市场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下一篇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