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秦始皇统一货币

论秦始皇统一货币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01 13:27:19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秦始皇统一货币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5240
目 录
一、秦始皇个人简介
二、货币的定义
三、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背景
四、为什么秦始皇要统一货币
五、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六、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七、总结

内 容 摘 要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极为混乱。各国自铸货币,形状大小、重量皆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特别是价值不同,换算起来非常困难。在这样的状态下,货币的统一就成为社会进步的需要。此时的秦半两已经依靠它的制作与携带的便利赢得了百姓的青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六国,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为了消除诸侯割据留下的残迹,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推行了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货币统一之后,政治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发展与进步,对当时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意义重大。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互相攻伐,而且各国的货币也不尽相同。当时通行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形态。一是布币,形状像农具中的镈(b,博),主要流通于三晋,即韩、赵、魏。二是刀币,主要流通于齐、燕、赵三国。三是圆钱,主要通行于秦、西周东周、赵、魏沿河(靠近秦国)之地。四是郢爰与铜贝,只通行于楚国。各国自铸货币,甚至私人铸币。当时货币的不统一使秦始皇深感即使政治已统一,但仍不能掌控经济上的统一。
一、秦始皇个人简介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通称为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秦庄襄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论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二、货币的定义
(一)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二)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三、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
政治上,弱干强枝、诸侯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从西周灭亡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500多年里,我国名义上是东周的统治,但事实上是诸侯国各自为政,割据称雄,王室衰微,天子形同虚设,统率诸侯的权力名存实亡。春秋时期,全国共分为140多个大小诸侯国。战国时期,虽然诸多中小诸侯国已被吞并,但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个主要诸侯国继续割据称雄,且愈演愈烈。
(二)军事上,合纵连横,争霸四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列强之间长期进行着掠夺土地、人口、财物的大规模争霸战争,死伤惨重。公元前342年,孙膑在马陵歼灭魏军10万之众;公元前294将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歼灭联军24万;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40余万兵士被活埋。连年征战,耗损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社会财富,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经济上,货币不统一、财权分割,商品交换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战国时期,有布币、刀货、蚁鼻钱和圜钱四种货币体系。其中,布币的流通领域主要在原三晋地区的韩、赵、魏三国;刀货的流通区域主要在齐、燕两国;楚国与秦国主要流通鼻钱和圜钱。由于货币不统一、一般等价物便成了交易鸿沟,不仅阻碍了大市场的形成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反过来加重了诸侯割据的砝码,增强了诸侯割据的支撑力。秦在春秋时期虽已成为大国,但经济、文化发展不如东方诸侯国。自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任用商鞅(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论秦始皇统一货币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且最具发展后劲的国家。经过几代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一个广袤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为什么秦始皇要统一货币
(一)秦始皇的统一情结及其维护统一的战略。追求大一统是历代君王的梦想。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王权就是要在天地人中贯而通之,追求政治、经济乃至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统一圆融。秦国自秦襄公封侯以后,经过二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至秦始皇时终于实现了“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但在这一片曾经分崩离析、各自为王、”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广阔土地上如何建设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维护和巩固这种统一的局面,实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确实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
(二)在治国思想上,秦始皇独尊法家。读到《韩非子》时,秦始皇大为感动,盛赞“寡人得与此人游,死不恨矣!”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明确指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始皇的近臣赵高也认为“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上,秦始皇逐步形成了大一统的治国方略:在政治上,统一中央集权,“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卫、监”;在社会生活上,“一法度量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在经济上则推出了统一货币的壮举,让统一的观念渗透到老百姓的饮食起居、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秦统一货币开中国货币统一之先河,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意义。
五、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一)废除六国旧币。秦统一后,为便于全国范围的经济往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以及在全国统一征税(公元前348年,秦孝公实行“初为赋”,规定农民除了缴纳实物租外,还要用货币来缴纳赋税“),秦始皇对原来在六国流通的货论秦始皇统一货币币大力清理整顿,废除形状、大小、轻重不一的旧币,同时宣布珠玉龟贝银锡不再作为货币流通,只能作为”器饰宝藏“保存。
(二)以秦半两钱为法定货币推行天下。“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秦始皇以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重十二铢)为全国法定货币是有基础的。秦一统天下前,虽然存在四大货币体系,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形势的变化,四大货币区并不是孤立和隔绝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由于秦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强大,特别是通过无数次的攻城掠地,统一六国前,秦半两钱已经很有影响力,流通区域渐广,逐遍全国各地。以秦半两钱为全国法定货币,既便捷,又易行。
(三)货币载体凸显“王权”和“统一”思想。秦在统一货币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其一改过去刀形、铲形、贝形等货币形态,统一为外圆内方的秦半两,“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造型代表天地乾坤,体现了秦始皇自己标榜的“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的皇权思想。管子指出,货币是“先王以守财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的工具,“故与夺贫富,皆在君上,是以人戴君如日月,亲君若父母,用此道也”,“权制之术,实在乎钱”。秦始皇已经意识到货币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皇权和统一思想的载体,他用《金布律》赋予货币无上权力,“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详细规定官府管理货币的责任。《金布律》成为我国最早的货币立法,而秦半两外圆内方的形态被秦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沿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六、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来考量,商品流通和交换中使用“单一货币”是一种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秦始皇统一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货币形制各异、轻重不等、大小不一的混乱局面,克服了货币换算上的困难,消除了商品交换的货币障碍,在经济生活中真正实现了“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减少了交易成本,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使粮食等重要的商品物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二)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统一货币,是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统一币制,既有利于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的征收,也可以从财权、财力上防止六国残余势力,利用其原来的货币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防止地方分离。同时,货币统一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秦始皇形成的统一理念被世世代代的统治者所继承借鉴。谭嗣同曾说:“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认为,“百代皆行秦政法”,“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的”。
七、总结
此次的论文撰写,使我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伟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暂且不去评论他对历史不好的一面,仅从统一中国这个壮举来说,他的成就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几千年后的今天,秦始皇当年的所作所为,还是对当今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举一例,惟一被欧共体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称号的“欧洲统合之父”莫耐曾经坦言,欧洲经济统合构想“从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中得到启发,度量衡不统一也就没有将来的政治统一”即莫耐巧妙地借鉴了秦始皇以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来巩固和推动政治经济统一的战略,实现了统合理念上的“古为今用”、“中为欧用”。

论秦始皇统一货币
货币的不统一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而多样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各诸侯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这一现象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分裂状况 因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为了巩固统治 颁布了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政令秦始皇统一并简化币制,不仅有利于统一国家、人民的经济生活,而且半两钱的圆形方孔的形式也成了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钱币的定制。

参 考 文 献
史书记载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