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30 10:45:42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193
目 录
内 容 摘 要2
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
一、农户小额贷款概述3
二、小额贷款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3
三、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3
四、 解决对策5
五、 结论6
参 考 文 献7

内 容 摘 要
本文从当前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在当前中国大背景下农户小额信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贷款额度小,期限短;贷款规模分配不合理;农户整体素质不高;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调整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合理分配贷款模式、加强农户教育、健全招聘用人机制等解决措施,促进农户小额贷款的健康发展。

关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农户小额贷款概述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为了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加大支持农信贷投入,简化信用贷款手续,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开办的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它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
二、小额贷款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小额信贷开始在中国出现,随后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始大范围推广,到2003年时,小额信贷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从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其在扶贫、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就业等问题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随着小额信贷机构业务的不断扩展,一些缺陷开始体现出来,使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三、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额度小,期限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户对农业资金的需求逐渐扩大,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和养殖业,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小额信贷额度已经不能满足农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小额信贷期限短,比如养殖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因此农户不能按时还贷,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上升,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的贷款积极性。
贷款范围狭窄
信用社每年的贷款额度有限,有时为了保证大规模农户的贷款额度,用于发放大额贷款,会禁止信贷员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导致一些农户无法得到贷款的帮助,这也会降低农民对信用社的信任。
农户整体素质较低,不利于农户小额信贷的开展
文化素质低
大部分农民受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基本属于文盲,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些文字错误导致合同作废。不仅如此,很多农户对贷款并不了解,不知道贷款需要什么手续,需要做什么,手续不全,合同无法正常签订。比如来贷款的农户中,很少会有人携带身份证复印件,因此,只能由工作人员帮忙复印,这一系列问题会增加信贷员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
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
在贷款过程中很多农户不能遵守公共秩序,一味要求工作人员先给自己办理,不听安排,不配合工作,甚至在营业厅大喊大叫,影响信贷工作的开展。
农户信用意识淡薄,贷款回收风险大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各金融机构对信贷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农民对小额贷款认识不够。农村的信用环境较低,借款合同到期后有的农民因为手头没有资金,就不履行合同约定按期还款,而是等到自己有能力还款时再去履行合同约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约。还有部分农民认为小额贷款就是救济款,人人有份,误认为这是可以不偿还的。这种信用环境对金融经营造成很大的困扰。
信用贷款制度不完善
贷前调查难以落实
在一些金融机构,信贷人员较少,有一些地方甚至是兼职信贷员,同时农户居住过于分散,要对每户农户的家庭情况做到详尽的了解是非常困难的,这在前期的信用评定上不能发挥作用,给贷款核定带来不准确性,这会给后期的贷款工作埋下隐患。
贷款审查过程中存在不足
由于农户小额信贷实行“凭证发放、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办法,信贷员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经济档案中农户评级的情况或者咨询当地村委负责人进行审核,由于建立经济档案室存在的种种漏洞,导致经济档案失真,没有多大参考价值,而村委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有个人感情因素,提供的信息也不完全可靠。信贷员对农户贷款用途的真实性无法进行严格考查。还有一些人没有用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而是用于个人不正常的消费支出,比如赌博等,这就会导致贷款回收困难,形成贷款风险。
贷后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信贷员只重视贷款发放,不重视贷后管理工作。而贷后管理工作恰恰是降低贷款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必须加强贷后检查工作。同时,农户小额贷款的对象分部比较散,行业杂,所以工作量相对较大,而信贷人员力量较弱,不能很好地监管贷后工作。因为农户小额贷款的额的较低,有的不过是几千元,所以有的信贷人员不会过多关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再加上现在农民普遍外出打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多年不归,导致一些贷款无从追起,这给农户小额贷款造成了很大风险。
用人机制不健全,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1、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很多是内部招聘,即使公开招聘,对员工的子女或者亲戚仍然留有“绿色通道”,员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2、很多信贷员工为兼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对信贷不了解就从事信贷工作
3、由于信贷员要承担贷款风险,而收益却不成正比,导致信贷人员稀缺,每个信贷员负责的农户较多,有时候力不从心,很多信贷员只能敷衍了事。
解决对策
调整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户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吻合
适当放宽贷款范围,合理分配贷款规模
针对各村镇实际情况增加贷款用途,在各方面帮助农户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一些特别困难的用户,可适当放宽条件,要一视同仁,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1、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投入,并组织人员对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户进行专业教育培育,提高农民素质。
2、农民要自己积极学习,提升文化程度,同时注意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用合理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3、信用社要加强对小额信贷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信用观念,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信用氛围。
完善贷款管理机制
1、加强信贷前期调查工作
 金融机构要重视前期的调查工作,信贷人员要加强对农户信息的资料收集,充分掌握农户信息。
2、严格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制
各地区要严格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户小额信贷评级管理小组,不随意更换。对农户进行拨款时要经过管理小组通过,严格审批贷款农户。
3、强化贷后检查制度
贷后检查是防范风险的最后一道保障,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农户小额信贷贷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一定要弄清原因追究责任,不要一味追究信贷员的责任,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信贷员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招聘用人机制,提高信贷员素质
建立公正的人才引进机制
在人才招聘中要以“能力”为引进标准,改变任人唯亲的现状,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合理分配人员,避免人才的浪费。
完善奖励惩罚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赏罚分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在强调信贷员吃苦耐劳,清正廉洁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的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掌握群众所需,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结论
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帮困扶贫的模式,它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刘文璞.《小额信贷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张转方.《农村信用建设与小额贷款》【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
石义斌.《中国农村金融》【J】.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2012年第301期
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曹子娟.《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05
杨威.浅析我国小额现代存在的问题及对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7,(0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发.. 下一篇P2P网贷的风险及防控对策探析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