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及发展趋势
1.1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1.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2.1沉淀资金
2.2套现风险
2.3洗钱风险
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3.1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运营
3.2重视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反套现工作
3.3继续开展反洗钱工作
内 容 摘 要
现如今第三方支付呈现大数据爆发的趋势,但是因此而产生的问题确实比比皆是,其中洗钱套现及沉淀资金问题非常重要,所以监管机构需要对其进行一个完善有效全面合理的监管。针对信用卡套现的情况仅有少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采取了现场审核机制、商户级别评估机制等措施,已经基本遏制信用卡套现的现象,值得进行推广。对于网络的特殊性,监管部门应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堵住网上的洗钱通道,或随机抽查以遏制洗钱行为。
浅谈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及发展趋势
1.1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电子商务机构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支付平台,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买家在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支付,第三方通知卖家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过后通知第三方支付货款,然后由第三方将货款支付给卖方。
1.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时代才兴起的支付模式,大多数的企业发展历程都非常短,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互联网发展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发展出了相对完善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国外比较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美国的PayPal,英国的Moneybookers,俄罗斯的WebMoney等。最早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是美国的PayPal, 创建于1998年12月,于2002年被eBay收购。2009年,PayPal的交易量已超过630亿美元,年度业务收入近28亿美元,成为eBay主要营业收入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在2018年3月5日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了解到,非银行网络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985.34亿笔,金额46.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76%和49.37%。
第三方支付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拓展盈利渠道,如拓展更多增值业务,二是加强与银行等机关的业务合作,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服务,三是支付手段多样化,提供更多样的支付手段,形成立体化的支付体系,四是强化创新,实施服务的差异化及个性化。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2.1沉淀资金
沉淀资金是指用户存放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暂时未参与交易的资金,买卖双方在交易时资金将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停留二至三天,由于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巨大,所以将存在大量的沉淀资金。而沉淀资金这一部分的管理还暂时处于空白阶段,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针对性地监管此类沉淀资金。结合实践,我国央行对于用户的沉淀资金的监管强度不断提高,但是缺少相应的保险制度与保障制度,而且,针对沉淀资金的利息归属问题,法律法规或者监管主体也没能做出明确的界定,而是通过支付机构与用户约定来划分归属。大量的沉淀资金必然会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涉及具体的利息归属问题是需要法律制定并且完善的地方,只有法律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后,因此产生的纠纷才能明确有效地进行解决。
2.2套现风险
套现风险指的是用户可通过虚假交易通过信用卡将货款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套现的风险。2008年一篇《看牛人用信用卡成功套现25000元》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指出只需要串通买卖双方便可以将信用卡套现。近年来央行多次明文禁止“信用卡套现”行为,随着监管主体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的不断深入,关于洗钱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对于套现这一方面的重视力度明显不够。套现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户的利益,也严重的破坏了我国金融秩序,所以针对此类风险,监管部门需要对此更加的重视。
2.3洗钱风险
第三方平台大多数通过网络交易很少存在面对面的情况,此隐蔽性及不易追踪的特点为洗钱及套现等金融犯罪提供了条件。部分第三方支付账户可匿名注册,不需要实名认证。通过开通网络账户进行虚假交易,将不法收益转入第三方支付账号,实现不同账号间的划转。2014年南充仪陇县发生一起大型网络犯罪案,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购买原材料,雇佣村民制造枪支,在网络上通过线上代理人进行销售,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网络支付。所以针对洗钱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大反洗钱力度,为网络交易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良好的氛围。
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3.1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运营
第三方支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而监管部门对其需要进行一个完善有效全面合理的监管,从而确保其能够记性有序、合理合法地发展。《办法》明确规定沉淀资金为用户的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并禁止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用户的备付金,今后监管重点应出台操作细则、严格将支付机构自有账户与用户备付金账户分离,并明确银行对支付机构的监督,定期公布、定期检查,确保用户资金安全。消费者是第三方支付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需通过严格的监管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重视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反套现工作
针对套现风险和洗钱风险,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共同努力,将风险控制落实到实处,稳定金融管理秩序,并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但要完善实名认证系统,更要与公安部门建立联系与合作,对用户的身份进行核实,以帮助监管部门监督和追踪资金流向。套现交易都隐藏在大量的真实交易之中,仅有少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采取了现场审核机制、商户级别评估机制等措施,已经基本遏制信用卡套现的现象,值得进行推广。央行作为支付结算的主管部门,可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落实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把信用卡套现带来的资金风险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现如今针对套现风险,监管部门明显重视力度不够,但是套现行为同样会对金融秩序造成恶劣的影响,在此也呼吁监管部门尽快出台针对套现方面的法律法规。
3.3继续开展发洗钱工作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不能盲目地简化账户开立程序,匿名开设账户极大增加了监管部门监管的难度,也增加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发生洗钱和套现的可能性,所以不但要完善实名认证系统,也要与公安部门建立联系与合作对用户的真实信息进行核实,以帮助监管部门追踪资金流向。对于网络的特殊性,监管部门应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堵住网上的洗钱通道,也可实施一定比例的随机抽查,对交易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其中违规行为并予以处理。
参 考 文 献
2017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央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