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负债的定义
农村信用社负债的构成及其核算特点
农村信用社负债结构合理性分析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
内 容 摘 要
农村信用社的负债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之一,负债是形成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最主要的来源,负债的规模也直接决定了信用社的资产规模,负债的多少、负债的结构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搞好信用社的负债业务的核算,对于合理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负债的会计问题探究
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信用社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信用社对其债权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反映的是信用社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借贷关系。
二、农村信用社债的构成及其核算特点
农村信用社负债包括吸收的各项存款、各项借入资金、金融机构存放资金、各种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发行的债券和其他负债等。
各项存款是农村信用社对存款人的一种以货币表示的债务。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存款业务是其主要的负债业务,也是其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手段,按照信用社的存款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财政性存款、企事业单位存款、储蓄存款。
各项借入资金主要是指信用社以借款方式对外筹集资金的一种负债形式。按照对象可分为:借入中央银行款项、借入银行款项、调入调剂资金、银行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等。
金融机构存放资金是指信用社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在信用社的资金,主要包括:同业存放款项和信用社上存联社款项。
各种应付款项主要包括:应付利息(各种存款利息、各项借款利息、应付债券利息以及应付股息)、应付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应解汇款、预提费用等)。
信用社在进行负债核算的时候,采用的是以负债的实际发生额计价,发行债券面值计价,实际收到的价款高于或者低于债券面值的差额,应在债券到期前分期冲减或者增加利息支出。发行债券或者长期阶段发生的各种费用,应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摊,计入损益。
农村信用社的负债的利息支付,按照《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第十八条规定:信用社以负债形式筹集的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的适用利率及提取应付利息的范围和方法,分档次计提应付利息,计入成本。实际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冲减应付利息。当年实付利息大于应付利息余额的差额部分以及不提取应付利息的各项负债的实付利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三、信用社的负债结构合理性分析
负债作为信用社的主要经营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信用社经营效益和资金安全的关键因素,所以负债的结构的合理性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衡量信用社负债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很多,我这里主要以几个会计核算指标来阐述:
1、存贷比例。存款与贷款的比例,是信用社资产对债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反映的是信用社偿债能力以及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是: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一般认为此指标不得超过75%,当超过75%时,信用社的风险性就会提高。
2、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又称为风险资本率=资本期末总额/风险加权资本期末总额*100%。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3、债股比例。信用社的债股比例是指信用社的长期负债和资本的比例,这是衡量一个信用社能否继续举债和已举债规模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是:债股比例=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100%。
4、存股倍数。这一指标是衡量信用社存款为股金的倍数指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信用社的存款规模。其计算公式是:存股倍数=平均存款余额/平均股本额*100%。
农村信用社的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
负债不仅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经营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信用社经营效益和资金安全的关键因素,必须要加强管理。银行的负债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依法筹资的原则。主要是指农村信用社在筹资活动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国,不得违法筹资和违规筹资。
2、成本控制原则。主要是指信用社在筹资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法来降低企
业自身的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是信用社为了取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具体的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的成本。利息成本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政策支付给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息成本,也称作为固定成本。非利息成本是指的在筹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合理费用支出,主要包括了职工的工资、资产折旧、业务宣传费用、安全防卫费、邮电费及营业税等,这些费用会随着筹资数量的增加而单位费用降低,称为变动成本。
3、量力而行的原则。这个主要是指的信用社在筹资活动中,要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组织筹资活动,避免了过度的负债行为。这就需要信用社在负债的管理中,努力使得企业的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充足率8%以上的标准。这也是衡量信用社经营信誉和经营安全的最重要的指标。
4、结构合理的原则。
这个主要是指信用社在筹资活动中,通过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来降低筹资成本和负债的风险,从而保证自身“流动性、效益性、风险性”之间的平衡。衡量信用社负债结构是否合理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反映:一方面是负债(也即筹资)的综合平均成本,当负债的综合平均成本比较低的时候,负债的结构也就合理了;另一方面是保持稳定的筹资来源,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避免单一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而带来的筹资来源的不稳定因素。
而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有两个途径,即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种类结构中,由于不同的负债的利率不同,决定其在负债总额中的比例构成的不同。一般来说,其比例随着利率增高而降低,才能保持负债综合平均成本降低。在期限结构中,负债期限与利率成正比关系,即期限短利率低,期限长利率高。所以,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要保持合理的比例构成,既要满足不同期限的资金需求,又要适当增加短期负债,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参 考 文 献
1、《农村信用社会计》,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