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有关责任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有关责任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4 23:20:07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有关责任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282
目 录
1.责任成本的定义以及与传统成本制度的区别
2.责任中心
3.企业实施责任成本核算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4.企业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5.责任成本核算的意义
内 容 摘 要
现代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都必须注重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责任成本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为了调动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一般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将控制责任成本与效益组合起来,以达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对于如何做好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需就企业如何做好责任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有关责任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
当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价格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而与价格密切相关的成本控制也成为企业竞争最有效的战略之一,通常企业都采取各种手段控制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想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企业内部管理与核算必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很多企业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都是采用责任会计的方式进行的,责任会计作为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中型企业日常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作为责任会计的核心内容,责任成本的核算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实际工作中在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时很多企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企业的责任成本核算进行探讨。
一、责任成本定义及与传统成本制度的异同
责任成本是指责任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因自身责任范围内的责任行为而发生的应该由该责任中心承担的一切成本耗费。
责任成本作为一种成本核算考评制度,于传统产品生产成本制度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核算目的不同。推行责任成本的目的在于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考评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而传统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则是按照配比原则来计量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以计算企业生产经营的盈亏水平。(2)核算对象不同。责任成本核算对象是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其核算和考评立足于各个责任中心,最终把成本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传统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成本,把成本耗费归集到各种具体产品或成本计算对象上。(3)核算原则不同。责任成本核算本着“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强调的是责权利的相统一。传统产品成本核算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是按照收益单位来归集和分配成本耗费。(4)核算范围不同。责任成本只计量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对于不可控成本不予考虑。传统产品成本核算不仅考虑可控成本,还要考虑应该分摊计入的不可控成本。
传统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也并非完全不同。责任成本计算期在预算时确定,一般应与产品制造成本计算期是相符的。在同一个期间,如果各个责任成本中心都只发生可控成本,那么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之和应等于全厂产品制造成本。但是,各个责任成本中心经常会发生一些预算未列入的不可控成本,这时,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之和与全厂制造成本就不会相等。
二、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及其划分:
责任中心是企业内部按照特定目的构建的,有明确人员承担责任行使权力的组织体。对于某一个企业而言,最大的责任中心自然是其自身,最小的责任中心可以是某一个具体负责的个人。在实践中,我们一般把责任中心划分为三大类: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还有投资中心。成本中心是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内部单位,该单位一般只对其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是指既能对成本施加影响,又能控制销售收入的单位。该层次的内部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不但通过资金流出导致成本发生,而且也可以通过资金流入获得收入,即:利润=收入-成本。投资中心是指不但能够影响到成本和收入,而且能够控制投资以及筹资的运作,通过投资获取投资收益的内部单位。
划分责任中心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企业划分责任中心的标准是不绝对一致的,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划分标准也可能不一致。故划分责任中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责任中心应该有与企业总体管理相协调,与其管理职能相适应的经营决策权,使其能够及时作出最恰当的决策。(2)责任中心应该承担与其经营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3)建立与责任相配套的利益机制,以使利益与业绩相挂钩,更好地激发和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4)各责任中心的局部利益要与企业整体利益务必一致,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三、企业实施责任成本核算管理应具备的条件
在实践中,企业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应具备以下条件:(1)建立健全企业组织机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组织机构特点,按照分工明确、全责清晰的原则合理划分内部各责任中心,且能购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各级领导担任各自责任中心第一负责人。(2)完善内部结算制度,细化责任预算。企业相关部门应制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的合理内部转移价格,公平准确反映各责任中心应负担的经济责任,为各责任中心的考核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制定出基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责任预算,利用该预算作为各责任中心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准绳以及评价其业绩的基本标准,责任预算应当具有可控性、可计量性和可协调性等特征。(3)建立健全责任成本核算制度。为了对各责任中心进行有效控制,企业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记录,核算和考核有关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使管理层及时掌握各责任中心的执行预算情况,并对实际与预算差异进行调查分析,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各责任中心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适当的核算方法企业实施控制和考核责任中心业绩报告。(4)进行责任考核。企业根据各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找出与其相对应的预算差异,分析原因,判明责任,做到奖惩分明。通过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积累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期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各责任中心考核应尊重公正、合理原则,要做到既能够通过奖励激励其积极性,又能够通过惩罚措施使其各种不利于完成责任预算的行为得到约束和控制,达到促使各责任中心相互协调朝着企业总目标方向前进。
四、企业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1、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能够为某一责任成本中心控制的成本,是该责任中心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责任成本预算的成本,必须符合事前能做出具体成本项目和金额的预算,事中能够采取措施防止出现偏离成本预算的不理差异,事后可以分项目准确计量三个条件。可控成本是与责任中心紧密相连的,是就特定的责任中心而言的。如:材料的价格差异对于采购部门是可控的,可对生产部门就是不可控的,材料的用量差异正好相反。可控成本与不同期间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政策相联系的,是就某一期间来说的。如:某厂从7月份开始,各车间的专用材料由各车间自行采购,这些专用材料的价格差异在7月份之前是不可控成本,7月份后就是可控成本了。
2、企业应当根据其自身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特点,具体地确定责任中心,形成一个完善的责任成本体系。责任中心的应用范围不应受到不恰当的限制,任何发生成本费用同时又对这些成本费用负有责任的单位和部门都可以成为责任中心。
3、责任中心业绩考评过程中,各责任中心要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加强成本分析,查漏补缺,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同时建立成本分析责任制,在成本中心负责人的领导下,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搞好成本分析工作;建立成本分析信息库,对本期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落实责任,为下期预算编制提供有用信息,形成整个责任中心从投入到产出完善的考核和评价信息体系。
五、责任成本的意义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归集的生产或经营管理的耗费,归集的原则是谁负责谁负担。它是把成本指标的管理与经济责任结合起来,把成本费用指标进一步分解,一项一项地落实到责任者的身上,与责任者的经济利益挂钩,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使计划成本变成责任者应该完成的责任成本目标。这种目标,既是责任者进行成本自控的准绳,又是企业考核责任者完成承包成本的标准,而且还是企业与责任者结算现任成本奖罚的依据。责任成本可以成为控制的手段,实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费用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方亚玲 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点研究 233网校论文中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析加强路桥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 下一篇我国(某行业或某地区)会计电算..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