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谈我国的会计教育

浅谈我国的会计教育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4 23:08:16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谈我国的会计教育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471
目 录
一、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会计教育的改革思路
三、结尾

内 容 摘 要
为了满足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需求,以适应新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会计教育不仅要赋于学生马上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更要赋于学生自我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其对会计要求的提升,我国的会计教育在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已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问题。
浅谈我国的会计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会计教育随着市场的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会计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其对会计要求的提升,我国的会计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方式上已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问题,先浅谈下我国的会计教育。
 一、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教育目标问题:大学会计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重理论还是重技能?
相对不断变迁的会计教育环境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在论及教育目标时,对于需要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考虑得还远远不够,因而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确定会计教育目标,继续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会计教育目标,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因此,树立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会计教育目标是当务之急。 
 (二)会计学科体系问题:会计学科体系应该有哪些内容构成?
我国会计学科体系主要是以部门和行业为线索设置的,行业会计制度成了组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学内容重复,实用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给以死记硬背的错误向导,只知道一堆结果,不知其中的机理、脉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会计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来确定学科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但这种学科设置线索还是突出表现就是以核算为主、分析为辅,这无法满足会计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
(三)会计教育的层次问题:会计教育的各个层次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如何划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教育已建起了以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会计在教育层次上突出的缺憾是:教育层次的界限模糊、不够分明。也就是说,大专和本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差别而缺乏深度的差别,各教育层次也没有各自明确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多种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
(四)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会计专业应该开设哪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如何划分?
由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体现在:(1)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专业课越来越多,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通用性基础课运越来越少;(2)重实务和会计制度诠释方面的课程而而忽视培养学生理论功底的课程;(3)相关专业课的设置存在明显的遗漏;(4)专业课之间的内容重复。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会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会计教育的实践环节问题:如何开展实践或者实习?怎样保证实践或实习的时间和效果?
目前在我国,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入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远行机制;其次,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也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再次,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大。
 二、会计教育的改革思路
(一)加强会计教育改革主体间的联系
会计教育改革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和会计职业界。我们应建立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在会计教育体制和机制上与“市场-教育-政府”形成“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
就政府而言,政府对会计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管理方式及采取的政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会计教育的发展水平。政府应成为会计教育的主体之一,而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角色。就会计职业界来说,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会计需求方的利益,会计人员的最直接的反馈主题。就教育部门而言,应积极响应会计职业界和社会需求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开展会计教育。他们是互补,缺一不可的。
(二)确定合适的会计教育目标
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中国实际,确定适宜的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除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法律知识,以及本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在学生的这些综合素质培养中,高校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组织或单位对会计的具体要求有不同的层次。所以,即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应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都需要注重对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会计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三)改革会计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育方法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加大对实例案例作为教学的主要途径。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它也存在缺点,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会计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这需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定位,教师是作为参与者,主要起引导作用,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努力强化自身学科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是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教学从本质上来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能构相互相成,互为效果的。 
(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会计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便于观察、理解和记忆。同时加快会计教育软件的开发,加强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深入改革,在会计教育中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效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五)加强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高校会计教师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会计人才的重担。所以要及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总之,会计高等教育一定要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需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仅要赋于学生马上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更要赋于学生自我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培养的会计人才将来能够引领市场。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年02期
[2]阎达五、王化成: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J],会计研究; 1998年09期
[3] 王华、赖红宁、丁友刚:论21世纪高等财经教育的服务方向和培养目标[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樊行健:会计学科的国际协调[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4 年 01 期
[5]汤湘希、夏成才:谈会计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财会月刊, 2002年08期
[6]袁广达: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会计研究,2003年03期
[7]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论适应21世纪经济环境的会计教育国际化 [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8] 张惠芳:现代社会对会计教育的挑战[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07期
[9] 罗勇: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财会月刊,2006年20期
[10] 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J],会计研究,2002年06期
[1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J],会计研究,2003年09期
[12]杨芳:新形势下大学会计教育改革研究 [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1期
[13]林钟高: 21世纪会计本科教育思想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冶金教育,2007年04期
[14] 祖国峰:新准则下高职会计教育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5] 张艳秋:中英会计教育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06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管理 下一篇浅谈应收账款的核算和日常管理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