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质量成本概论
二、现阶段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缺陷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四、结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将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将更注重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基础上,质量成本管理成为关注焦点,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增长利润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然手段。
质量成本问题研究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国内竞争国际化,跨国公司的不断进入使竞争呈现白热化,产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每个企业的重点。有些企业把工作放在那些容易被发现和控制的成本费用上,如降低采购价格、减少管理经费等,而忽视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管理失误的质量成本管理,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是保持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一、质量成本概论
质量成本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并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在他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50年代后,质量管理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本利”分析的应用使质量成本概念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一)质量成本的含义及质量成本最佳点的确定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其基本内容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等。并且,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质量成本总和达到最低,即选择质量成本线上最低的一点。在一般情况下,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与产品质量同方向变化,而损失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呈反方向变化,总体上说,产品质量和质量成本是互逆的。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提出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就是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在朱兰模型图中,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即我们所说鉴定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由低向高呈上升趋势;质量损失(即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之和)随着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二)质量成本的核算
质量成本的核算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期核算,一般以一月为一周期进行核算。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审查质量费用,必须根据质量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划分质量费用和非质量费用,将符合质量费用定义,在质量成本开支范围内的费用计入质量成本,这是组织质量成本核算的首要步骤;归集质量费用,经过审核无误的质量费用,根据质量费用形成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将各类质量费用按照质量成本项目进行归集,计算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
成本及外部损失成本;编制质量成本报表,将归集好的质量成本费用填入质量成本统计表和质量成本月度报表,并根据上述报表,考察质量成本的形成分布及趋势,并与前期资料进行对比,及时提出问题,形成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由相关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实施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现阶段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缺陷
(一)质量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质量成本的管理没有与会计准则相互衔接,企业可以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否,有的企业还有认识到质量成本的核算重要性,即使是生产比较稳定、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已经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企业,这方面仍做得不是很好,出现质量成本数据的正确归集统计非常困难和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奖励制度情况,从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无以从质量成本的核算中以提高。
(二)员工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不够高
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是“以人为本” ,它要求企业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在很多企业中,企业领导和有关理人员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不够, 以至于整个企业的员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都较差,所以并没有实施质量成本理,即使已经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也只是制度上的、表上的,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质量成本具体核算中可能存在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不准
与企业传统的成本的核算不同,质量成本的核算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建立在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上,所以在有些时候可能会由于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造成判断失误,使质量成本的核算不够准确,从而影响质量成本的分析及评价。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质量成本过多或少,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只有进一步完质量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与分析降低产品成本。在业中实施制度化和经济化的奖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完善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这种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整控制体系而言,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又是维持质量成本制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发生的质量事故追究原因和责任, 运用经济手段增强员工质量成本意, 保证合理质量水平。
(二)全体总动员,树立质量成本意识
企业要完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首先要提高领导和有关理人员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质量成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其次,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理离不开广大员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各企业以通过开办关于质量成本知识的学习班,向员工讲清开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提高他们对质量成理论的基本认识,使员工相信质量可以提高、成本可以控制,并愿意长期为之努力。
(三)提高质量核算人员素质
质量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再教育,提高质量核算人员的知识水平,将其判断误差控制在最低,以提高质量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使其有利于产品质量成本的分析与评价,为提高质量,改善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四、结论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进行质量决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提高员工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从而达到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同时使其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 张丽. 试论质量成本管理[J]. 机械管理开发, 2006
(4) :121-122.
2、 刘立平.谈质量成本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2)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