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特殊性
1、财务管理的内容
2、财务管理的目标
3、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二、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1、观念落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2、重经营生产,轻理财。
3、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2、全面实行财务预决算的管理职能
3、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财务职能
4、加强监管职能
5、更新观念,领导重视
6、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内 容 摘 要
文章认为,随着市场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获利的同时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财务管理的作用会不断扩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形象,获取更大的利润。本文主要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谋求加强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 管理措施
论财务的职能
我国财务管路理论与实践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属于财务管理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属于传统财务管理学的创建阶段,以筹资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第三阶段属于传统财务学管理的成熟阶段,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第四阶段现代财务管理学阶段,以投资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理论的确立,我国财务管理观念得以更新,财务管理与职能内容不断转变,财务管理的方法日益完善,然而企业要想在想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生存下去,企业财务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主体及特殊性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资金分配。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1)利润最大化。利润代表了资产利用程度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能够直接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2)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份代表了资本所有者对企业拥有的资本权利份额,每股收益能够反映所有者原始资本投入在企业中的运用效率。
(3)股东财富最大化。股票价格具有直接观察性,并且最能反映股东未来所获得的收益,也代表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
(三)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1)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物资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
(2)综合性强。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等,这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
(3)灵敏度高。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
二、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一)观念落后,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由于因素的影响和环境的制约,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味的听从领导安排,缺乏工作主动性,认为只要简单的记记账就可以。
(二)重生产经营,轻理财
企业中财务管理意识并不强,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靠生产产品出来的,和财务管理并没太大的关系,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关心度不够。理财目标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理财目标,目前有代表性的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或权益资本利益率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四种观点。
(三)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息缺乏真实性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虚假的凭证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为合法,不能明确的划分。
(2)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会计科目混乱,凭证、账账、账表严重不符。
(3)财务报表的虚假。具体表现在人为的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清楚的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4)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失真主要表现在且留、转移、坐收坐支,成本失真主要表现在多列或少列陈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费用失真表现在改直接进入专项基金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表现在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资产实际拥有的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涨势不符。
(5)呆账多。企业在应收、预付账款中,呆账、坏账多,有的不少单位已经撤销、关闭,有的以资不抵债,无力偿还,有的无路可找,无法对账,有的是陈年旧账,对方不认账,并失去法律时效。
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企业追求最大利益人为的制造不真实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财富、利润的最大化,为准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他们甘愿冒违法的风险,在会计处理过程及经济数据上做手脚,达到欺蒙国家、社会及投资者的目的。在企业筹资时,为了能通过投资人及债权人的考核,制造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2)企业未能成为真正的法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由于我国体制还尚未健全,法律法规尚不完备,加之旧体制的痕迹还没有完全消除,两权分离还没有彻底完成,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这种现象尤为国企严重。
(3)监督、约束机制不力
监督体制是法律、体制、机制三者的结合,约束机制不力体现在企业会计和审计人员完全受制于经营者,根本无法实施政策监督。
(4)财务人员素质低
目前会计行业队伍中,受大学专业教育的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新毕业的学生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缺乏,有的甚至是聘请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作为会计人员。
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财务人员地位是否真正提高,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电算化操作技能,掌握相关行业的政策,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密切联系,面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依据自身优势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搞好经济活动分析,当好领导的参谋与助手。
(1)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做到活动老、学到老。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基础工作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自尊自爱、廉洁清正、精打细算、严谨务实,诚实守信、保守秘密,会计人员要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
(3)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
对正在从事会计工作或已取得受聘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进行以调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为目标的培训教育,使之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二)全面实行财务预决算的管理职能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在明确经营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环节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特殊的作用。
(三)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财务职能
作为财务部门,为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风险,就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经营全程的监管、控制、约束。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各环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管理上堵住资产的流失、浪费现象。
(四)加强监管职能
财务部门要定期对经济运行进行跟踪,加强审计监督,对于公司法人代表的调离,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入少数人手里。
(五)更新观念,领导重视
要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领导的重视是关键,领导要转变观念,要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支持财务工作,尊重财务人员,使企业上下自觉形成一种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气氛。
(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为加强内部核算管理,企业应在投资管理、筹资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价格管理等方面,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内部会计政策和管理办法。如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专职内审人员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 ,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管控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方萍《金融企业会计》
2、向显湖《财务管理》
3、吕先培、刘新琳《审计学》
4、李玉周《管理会计》
5、唐敏《资产评估》
6、葛军《会计学原理》